生漆
“古代塑料”兴衰记


文章出自:博物 2014年第10期 作者: 张彤彤 

标签: 生活百科   自然探奇   

精致优美的瓷器,代表着中国传统工艺里美学与实用的结晶。除了它们,中国古代还有一类漆器,它们轻便、防水、漂亮、不怕摔、易塑形,这些性能都来自一种神奇的树脂——生漆。可是,被誉为“古代塑料”的它,却在历史演变中逐渐沦为了“非主流”……

树上出漆 凝成器物

生漆又称大漆、天然漆,是成熟漆树分泌的液体树脂。漆树是亚洲东部常见的一种乔木,当树皮被割伤时,就会分泌漆液来愈合伤口。古人正是利用这个习性,用刀在漆树上划出口子,使它们流出漆液,再用容器收集起来。

生漆的主要成分是漆酚,容易引起皮肤过敏,但放置干燥后就变得无毒。将半凝固的生漆涂抹在器物表面,可使其防水防腐,长久不坏。早在7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中,就有一件涂漆木碗出土。商周时期,人们已开始种植漆树,漆器制作则多以木头和竹子为“胎”,将干燥的竹木加工成合适形状,再刷上多层生漆。这样制成的漆器,不仅外表光洁、质地坚硬,而且远比铜器轻便廉价,又不像陶器那样一摔就碎,所以很快风靡大江南北。

责任编辑 / 董子凡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