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东的腹地,富绕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东北侧,横亘着扎格罗斯山。平原与山脉的结合部位是一个巨大的地壳块体拼合带,在地质构造上具有相对的活动性。山前地带,地下发育着成排成带的储油构造,地表出露有不少油、气苗。早在公元前2000年的巴比伦王国时代,地面上着火的大窟窿(地质上的大气苗)就成为国王处死敌人的刑场。
在阿拉伯人的心目中,萨达姆的形象是一个慷慨、爽快、说到做到的领袖人物。要想在中东有所作为,政治上离不开埃及,经济上离不开沙特,真正立竿见影的首推伊拉克。萨达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个人的政治道路是同他的出身、经历和生活中所遇困苦分不开的。”在现有的22个阿拉伯国家中,萨达姆不仅是一国之主,而且是一个“战士”,是阿拉伯世界最支持巴勒斯坦的领导人。
作者: 单之蔷
作者: 王恩涌
作者: 张抗
作者: 唐师曾
作者: 刘晶
作者: 木兰
作者: 刘伉
作者: 解传广
作者: 吴宇虹
作者: 徐凤翔
作者: 耿玉英
作者: 王仁湘 佟佩华 李秋华
作者: 梅冰
作者: 周晓陆 路东之
作者: 王毓蔺
作者: 萧东发
研究者在《自然》上说,青藏高原和附近的喜马拉雅山的隆起对地球过去1000万年里全球的气候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亚洲季风的出现和冰期与间冰期的全球性温度变化都与此有关,所以研究青藏高原的隆起过程有非……
作者: 刘莹
91岁的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和夫人自1950年搬入燕南园,至今已经50多年了。他的工作、他的生活、他的一切已深深融入这秀美的园中。摄影/王毓蔺
摄影 / 王毓蔺
缀满诱人金黄果实的椰枣树在伊拉克随处可见,椰枣营养价值极高,是穆斯林最喜爱的食品之一。
摄影 / 曹蕊
博斯腾湖
摄影 / 王牧
雪山下盛开的杜鹃花。摄影/奚志农
摄影 / 奚志农
共同信仰安拉的什叶派和逊尼派打了8年,伊拉克把牺牲的英雄塑成99座雕像,屹立在夏特·阿拉伯河畔,遥指东岸的伊朗——“那里就是敌人”。今天坐在雕塑下乘凉的两位男子,随时可能变成战士,变成受人崇拜的雕像。
摄影 / 唐师曾
部落战争想象图 距今4600-4000年前的龙山时代是部落大战频繁的时期,也是传说中的“英雄时代”。炎黄之间的阪泉大战,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以及“舜伐三苗”等,乃是文明起源与发展过程中众多战争的缩影。战争的主要目的是掠夺财富、侵占领土,但战争也是文明的催生剂,使社会关系发生变化、贫富分化加剧。战争使防御性的城堡应运而生。战争还使军事首领的权威不断上升,最后发展为王权。
蒙面的伊拉克妇女 在伊拉克,大多数女性根本不戴面纱。可我在伊南部靠近伊科边界的祖拜尔(Al-Zubair)街边小摊上,拍到了这位蒙面妇女的特写。她的眼神以及那只用指甲花染出了漂亮图案的手所想表达的意思,让人浮想联翩。
伊拉克的一个家庭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萨达姆的讲演。
这些版别各异的“笃”字封泥是商贸过程中诚信的标志。
2
现在略显平静的“北大”三角地,是北大学生社团“百团大战”的战场。每年,各院系的文化节、艺术节、学术讲座、辩论会,当然还有读研考托的信息,都在这里发布。摄影/徐健
摄影 / 徐健
在伊拉克,椰枣树是作为一种传家宝世代相传的,被认为是家庭财产的一部分,专门种植椰枣树的枣农们也世代相传管理椰枣园的技艺,他们攀爬椰枣树的功夫高超。
乌鲁木齐河穿越山谷流向市区。
栎叶杜鹃是东喜马拉雅至横断山南段具代表性的高山杜鹃之一,分布于林线附近的冷杉林下,或以单优灌丛出现,粉红或白色的花冠内侧还有深红色的斑点,使花儿更加艳丽多彩。
摄影 / 徐凤翔
底格里斯河的祈祷 连年战乱,穿越巴格达的底格里斯河日渐干涸,市民无助地向上苍祈祷“安拉保佑”。
治玉想象图 早期的玉器加工主要运用切割、钻孔和打磨的方法,后来逐渐采用镂雕、线刻、抛光、减地浮雕和线刻技法,复杂的图案装饰开始出现在玉器上。
摄影/Joe Raedle
有萨达姆亲笔签名(左下)的画像。作者为中国画家袁熙坤先生。
植物园内美丽的杜鹃花区。英国最早开始杜鹃花的杂交研究,现在杜鹃花的杂交品种已非常丰富,它们把植物园装点得姹紫嫣红,人们对杜鹃花的钟爱有增无减。
新蔡故城遗址位置图。
在伊拉克著名的椰枣产地——巴士拉,放眼望去,满目是一望无际的常绿椰枣树,点缀着葱茏的伊拉克山野,构成了西亚地区独特的椰枣林风光。
乌鲁木齐河原为露天河,后来市政府实施了一项工程,将露天河改为地下河,河道上面修成了贯穿乌鲁木齐市区的高等级公路,游人站在乌鲁木齐的制高点红山上可以俯瞰市容,红山脚下原来就是乌鲁木齐河的河滩地。
高山冰雪带(4000-4700米) 刚毛杜鹃是高山冰雪带常见种,呈匍匐的灌木状。花期在7-8月,粉红色的花冠呈多瓣形,十分艳丽。摄影/李渤生
摄影 / 李渤生
3 “三松堂”是燕南园里最幽静的一个院落(图2),主人在门前摆放了一丛绿竹盆景,似乎为要屏蔽尘世的喧嚣。院中的“三松”如今只剩下两株了。宗璞先生(图3)写过大量文字优美的文学作品,现在却被眼疾所困迟迟不能动笔写完她的四卷本长篇小说《野葫芦引》。
“脸”的命运 1991年 1月海湾战争爆发后,乔治·布什像被镶嵌到拉希德饭店门厅的地板上,上书“布什有罪”,所有宾客都必须踩过他的老脸。
图为双孔玉刀和玉琮。玉刀长12.5厘米,1989年山东临朐县朱封遗址出土。玉琮通高3.5厘米,边宽7.3厘米,1978年山东五莲丹土遗址出土。
海湾战争的受害者 伊方人员喜欢把外国记者带往医院参观,指着躺在病床上的儿童痛诉:他们都是贫铀辐射的又一代受害者,十几年来的制裁、禁运,使伊拉克缺医少药,无法进行有效的治疗。这好像有点政治秀的成分,但事实上确实有很多伊拉克妇女和儿童无辜而且无可奈何地成了战争的受害者。根据联合国的最新估计,一旦美国打响“倒萨”战争,将会有1000万伊拉克民众面临疾病和饥饿的威胁,迫切需要国际社会的援助。
福雷斯特George Forrest (1873 - 1932)是爱丁堡植物园对杜鹃花引种贡献最大的采集员。他1904年初进入云南,1932年病死在腾冲,为爱丁堡植物园引种了1000多种植物,其中有250种杜鹃花新种。
战国时封泥使用想象图。绘画/李晟
3 永恒的祈祷 这些双手紧握、神情虔诚的大眼睛人像是苏美尔人塑造的,他们的目光仿佛能穿越数千年时空与我们对视,姿态高贵而安详。他们在神庙中代表王公贵族日夜伫立在神前乞求恩泽。也有人认为他们是苏美尔的众神之像,苏美尔人信奉多神教,在他们留下来的文物中,有各种各样充满了想象的神的形象。有学者依据这些推断苏美尔人也许来自外星。这些紧握的双手,被人们认为象征着对永生的祈祷。(图2、3)
沙漠考古 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中,一支阿拉伯考古队在尼普尔遗址的土丘上悉心挖掘。在这片风沙、毒蛇、蜘蛛和蝎子的领地上,人们将拂去尘土,揭开历史的真相,寻找两河流域失去的天堂。
4
高山冰雪带(4000-4700米) 鳞腺杜鹃,生长在中喜马拉雅南坡高山上的小叶杜鹃,常在海拔4100-4900米的范围内与髯花杜鹃、刚毛杜鹃形成大面积的灌丛带。
在领袖的注视下 在巴格达猎人俱乐部举行的集体婚礼,政府借给新娘婚纱,向新郎赠送西装,新人的50位亲属可以免费参加晚宴,享用“库兹”(烤羊腿)。
山东龙山文化城址分布图 龙山时代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城址、祭祀礼仪、青铜礼器、文字等诸多文明要素都在这个阶段相继出现。山东是龙山文化的发源地。自20世纪30年代发掘龙山镇城子崖遗址并命名为“龙山文化”后,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不断深入。其中较著名的龙山文化城址自西向东为:阳谷景阳冈、茌平教场铺、章丘城子崖、邹平丁公、临淄桐林、寿光边线王、五莲丹土、日照两城镇等。
石油换食品 非军事区内的乌姆卡萨(Umm Qasr)港是伊拉克目前惟一的出海口,这里繁忙的船只,正执行着国际社会对伊拉克的“石油换食品”计划。作为对伊制裁的一项主要内容,该计划规定伊拉克出口石油的收入不能自由支配——其中66%用于购买伊拉克所需的粮食、药品和人道主义用品;30%缴给联合国作赔偿基金,补偿给海湾战争的外国受害者;2.2%用于联合国管理该方案的费用,支付在伊拉克的415名国际职工和1300名当地职工以及在纽约的67名职工的工资;1.8%作联合国特别委员会的行政费用。
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The Royal Botanic Garden Edinburgh),由4个分园组成。俯瞰图是位于爱丁堡市的Edinburgh园。这里从19世纪开始引种栽培和研究杜鹃花,成就显著,有“世界杜鹃花研究中心”的美誉,迄今已经引种栽培了500种杜鹃花(有近360个中国种),是世界上栽培杜鹃花种类最多的一个植物园。
东、南、西、北四府封泥,或许是指四个大型府库及其管理机构。
5 额尔齐斯河上游(图5)与乌伦古河上游(图4)都是从阿尔泰山南坡流出山口。13世纪成吉思汗征服中亚时,他的铁骑踏过的阿尔泰丛林与草场也就是这样的静谧寂寥,与现代人经过这里所见的风景没有什么不同。
亚高山寒温带(2800-4000米) 喉斑杜鹃,西藏特有种,喜欢凉润的气候,为灌木或小乔木状。粉红色的花冠喉部有紫色斑点,十分别致。
5 宗璞先生的父亲冯友兰先生(图4)在“三松堂”里度过了38年,就是在这里,他从85岁那年开始,以口述的方式,历时10年完成了一部学术巨著《中国哲学史新编》。与冯友兰的唯心主义“唱对台戏”的冯定(图5)就住在“三松堂”斜对面,用冯定先生的话说:哲学就是“离不开平凡的事物和平凡的群众”的“平凡的真理”。
这样的笑容…… 1991年3月,一支共和国卫队在伊拉克北部禁飞区欢呼海湾战争的“胜利”,“伊拉克挫败了32个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阴谋。”
梁思永像 梁思永原籍广东省新会县,梁启超次子,1904年出生,1954年病故。梁思永幼年曾在日本上小学,回国后进入清华学校留美班,随后赴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及人类学,曾参加印第安人古代遗址的发掘。1930年回国参加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考古组的工作,第二年春参加河南安阳小屯和后冈的发掘工作,秋季主持山东龙山镇城子崖的第二次发掘。其主编的中国第一本大型田野报告《城子崖》,对后来的考古报告起了示范性作用。
“亲吻”萨达姆 萨达姆总统的画像,在伊拉克境内随处可见。画像中的萨达姆有的年轻、有的年老,有的微笑、有的绷着脸,有的穿军装、有的穿西装、有的穿便装,有的戴眼镜、有的不戴眼镜,有的戴帽、有的免冠,有的有胡子、有的没胡子,有的手握长枪、有的持短枪,还有的不握枪……其数量远远超过伊境内的清真寺。即便如此深情亲吻“总统”的场景,也不鲜见。
今天的横断山区,杜鹃花们仍然自由自在地生长,这里杜鹃花种类超过世界总数的50%,依然是杜鹃花引种和研究的“圣地”。
荒冢野碑间,1978年设立的“新蔡春秋故城遗址”水泥牌已经摇摇欲坠。
神圣的仪式 公元前9世纪的一幅亚述浮雕:一个头顶鸟冠、胁生双翼、鸟喙人身的奇异守护神手持松果和一只小桶,正在为棕榈树举行授精仪式。它出土于伊拉克的尼姆如德。
赛里木湖是新疆海拔高、面积大的高山湖。这里雄旷清澈、人烟稀少,湖岸边没有长驻的村落,零星的来访者除了游客、打鱼人,就是这个剪羊毛的了。
亚高山寒温带(2800-4000米) 黄杯杜鹃是云、冷杉林下常见的优势灌木之一,含苞待放时为红色,展花后呈亮丽的柠檬黄色,观赏价值颇高,每年6-7月开花。
6
这样的目光…… 战争阻止不了爱情的进行,无可奈何的男女愁眉苦脸苦中寻乐。
墓葬想象图 龙山文化时期墓葬发现数量多、规格高、差别大,显露了当时的社会分工、等级差别和宗教风俗等重要社会信息。一些大型墓葬内有棺有椁,随葬品十分丰富,包括精美的玉器、黑陶和蛋壳陶杯在内的各类礼器等,表明龙山时期社会显贵阶层确已出现,这对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新蔡故城遗址曾大量出土这种“鬼脸”钱。
不朽的楔形文字 约在公元前3200年以前苏美尔人就发明了一种象形文字,因笔划形似楔子而称为楔形文字,后来发展成表意和指意符号。它被亚述人、巴比伦人和波斯人继承,逐渐成为音形结合的文字。由于苏美尔人把它们刻在石板和泥板上,后人常称之为“不朽的文字”。
新疆生态考察路线图。
亚高山寒温带(2800-4000米) 硬毛杜鹃生长于亚高山带的云杉林下至林缘,是常绿的小乔木,既耐寒,又耐阴,每年7-8月开粉红色的花。
7 老北大人都不会忘记马寅初校长洪亮的自称:“兄弟我……”(图6),图为1951年6月1日马寅初教授在北京大学校长就职典礼上发表就职演说。燕南园63号(图7)这所中西和璧的房子里曾经传出范天祥教授悠扬的琴声,房子的门窗和柱子上曾经贴满了批判马寅初“人口论”的大字报,这里还曾是“新北大公社”的办公地……现在的63号成了一个大杂院,靠南的正房是北大老干部活动中心,靠北的正房为北大的一个公司所用,正房旁边低矮的小房子里住着一些工人和家属。
残缺的世界 1991年1月,在海湾战争激光制导炸弹炸毁的民用设施前,因战争失去下肢的妇女乘坐轮椅向前。
城子崖遗址出土的黑陶
这片高凸的土台是封泥的主要出土地点之一。
滚筒印章 两河流域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是滚筒印章图案。聪明的苏美尔人把印章主人的名字和艺术图案刻在圆柱的侧表面,把滚筒印放倒,使圆柱有图案的侧表面和刚写好的泥版文书的表面接触,连续滚压印章就在泥版上产生了连续不断的文字和艺术图案。滚筒印作为古人的信物,最早在无文字的原始文化时期就出现了。
亚高山寒温带(2800-4000米) 散鳞杜鹃为西藏特有种,生长于半湿润的亚高山地带,在云杉林和桦木林下常见到它,花色丰富,有洋红、淡紫和白色,花期长,每年5-8月开放。
92岁的诗人、学者林庚先生在学术上最突出的成就是研究中国文学史,他对盛唐诗歌情有独钟,“盛唐气象”和“少年精神”就是他拈出的两个概念。林庚把创造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结合了起来,并用诗人的眼光和艺术感悟撰写了《中国文学史》。
伊拉克
制陶想象图 龙山文化以火候高、质地坚实、制作精良的黑色陶器群为显著特征。黑陶不以装饰取胜,而是以造型见长。它与年代早些的仰韶文化彩陶区别明显,制作技术和焙烧方法有了很大改进。彩陶以红色为主,因用慢轮制作,陶胎比黑陶要厚实得多。黑陶普遍采用先进的快轮制作, 造型优美规整,陶器外表打磨光滑,器壁薄而均匀,代表了中国史前制陶的最高水平。
许多封泥背面留有完整的指纹。
亚述王宫前的笑容 在残破的亚述王宫前,两个满面笑容的伊拉克人坐在石凳上合影留念。虽然对于巴比伦文明,阿拉伯民族只能是游客,但他们对这些古代遗址依然怀有微妙的自豪,毕竟,无论是巴比伦还是巴格达,他们都属于美索不达米亚,这片两河之间的神圣土地。
守着伊犁河大桥,又在旁边搭起了晃晃悠悠的独木桥——伊犁河带来的气息是自由与随和的,伊宁人没有对“秩序”的迷信,关键还是方便——方便了自己,也方便了游客。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心的沙漠驿站,人们以废旧汽车为围墙阻挡流沙,不过效果寥寥。沙漠是有着它巨大的意志和力量的,虽然有时候显得散漫。最终能使绿洲与沙漠达成一定默契的东西是“水”,而不是这些钢铁造就的家什。
9
中东卫星影像图
蛋壳黑陶高柄杯 1974年日照市东海峪遗址出土。龙山制陶业已发展到相当的高度,蛋壳黑陶是最突出的体现。蛋壳黑陶杯壁厚一般在0.5毫米左右,重量多数在50-70克之间。在其盘口、杯部和底部可观察到有细密的同心圆轮纹,说明是经快轮加工制成的。在柄部和杯部之间有明显的粘接痕迹,显然是分段制作后套接而成的,需要极高的精确度,否则无法吻合。制作精美的蛋壳黑陶杯往往集中于大型墓葬中,很少在一般遗址中发现,说明它在当时是一种极高贵的用品,为少数贵族首领或军事首领所独占,用以显示其高贵的身份和显赫的地位。
封泥上莫名其妙的痕迹诱人猜想。
再现亚述王宫 绘画再现了亚述帝国时期亚述纳西拔二世的王宫内景,它坐落于底格里斯河畔的尼姆如德城。画中的局部细节可能有所出入,但与史实大致相符,它再现了当时的国王、仆从和众神浮雕的奢华场面。
山地温带-暖温带(2200-2800米) 三花杜鹃:是山地温带林下的典型种类,一般在云冷杉林和高山松林下都能见到,淡黄色的花冠透着一点杏红色,很具观赏性。
山地温带-暖温带(2200-2800米) 火红杜鹃,常出现在东、中喜马拉雅山南翼,具有火红色的肉质花冠,盛夏时显得格外醒目。
燕南园住宅分布图
公共汽车变奏 1990年12月,巴格达普通的公共汽车都是德国制造的-奔驰。
高31厘米,1990年城子崖遗址出土,体现了实用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白陶的原料主要是高岭土,由于铁含量低而铝含量高,在高温烧成后外形洁白美观,坚硬耐用。人们对高岭土的使用和认识,为后来瓷器的发明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些形状怪异的特殊品类可能就是原始封泥。
渡海而战 公元前14世纪以后,亚述浮雕艺术开始独领风骚,主要代表作是艺术风格和气魄有强烈震撼力的浅浮雕石版图。大批石版浮雕开始出现于阿淑尔那西尔帕和其子沙勒马那沙尔的宫殿,在提格拉特帕拉萨和阿淑尔巴尼帕时期达到最高境界。图为亚述军队渡海远征的场面,波浪、鱼鳞,无不细腻精美,气氛热烈生动。
塔里木河大桥上的维族一家子:“我们家原来种棉花,后来水少了,棉花也收不成了”。
11 燕南园最美是春天。淡灰色的房子被欣欣向荣的植物簇拥着沉静而略显寂寞(图9),房子的主人们安然地住在里面。81岁的语音学家林焘先生(图11)称自已是“小字辈”,他希望燕南园有一天会成为一所纪念学者大师们的博物馆,为了能成就这件事,他甘愿搬出燕南园。
公共汽车变奏 2000年6月,巴格达最高级的公共汽车是中国一汽制造的解放。
聊城教场铺龙山城址中的窑址 在城址中部居住区内有3座保存完好、呈“品字形”分布的陶窑,彼此相距2—3米。其中1号窑为圆形竖穴窑,包括有完整的窑室、窑箅、火塘、火道、烟道,并保留了部分窑壁。窑箅与火道之间发现有较多烧毁陶器的残片,通过这些残片可以判断窑址当时烧造陶器的种类。
尽管新蔡故城残垣破败,人站在上面还是显得渺小。
11
开都河上游的湿地水草肥美,海拔2700米以上,是新疆不多的有牦牛分布的地带。开都河目前是给塔里木河紧急输水的源泉,如何给新疆的缺水地区寻找新的水源,是未来新疆“水”问题的关键所在。
山地亚热带(1200-2200米) 木兰杜鹃属于常绿大灌木及小乔木,喜温暖湿润,是喜马拉雅特有物种,生长于雅鲁藏布峡谷中的阔叶林中和林缘地带,花冠为皎洁的乳白色,并有淡紫红色的晕边,散发着迷人的芳香。
12
这就是巴格达城 鸟瞰巴格达,可以看到这座国际都市横平竖直的磅礴气势。
筑城想象图 龙山人修筑的城池不只是建筑艺术上的巨大进步,同时也是危险增加和防卫需要增加的标志。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曾对远古城堡的出现这样描述道:“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的塔尖已耸入文明时代。”
12 亚述的浮雕 在亚述浮雕中,最为生动的是各种动物形象,而狮子是最常出现的形象。图11中,捕猎的雄狮和被猎的公牛,一撕咬、一扬蹄,有很强的立体感和动感。图12中的雄狮中箭后,身体直立,舞爪昂首,令人们如同听到它最后的嘶叫。这些具有写实风格的浮雕注重细节和神态,是珍贵的艺术品,无怪乎人们断定西方文明深受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响。(图11、12)
山地亚热带(1200-2200米) 团叶越桔为常绿灌木,叶片小,呈卵圆形,花冠粉红色,但花形长坛状,5月开放。
13 前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吴大猷先生(图13左)与燕南园失之交臂,北大数学研究所曾经把燕南园51号转交吴先生入住,不幸51号修整完毕,吴先生却在台湾病逝了。燕南园55号与园子里其它房子略有不同(图12),为了迎接它的下一位主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籍华人李政道博士,学校已经把它重新粉刷并装修了。房前的铜像是它的上一位主人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先生。燕南园里代代学者薪火相传的过程已经开始了。
钢筋的来世今生 巴格达科赫尔铁市的工人用取自轰炸废墟的钢筋打制用途广泛的铁链出售。
图为山东章丘市龙山镇城子崖遗址1990年发掘现场。
50个世纪的再现 现在,与古两河流域一模一样的小船仍在被伊拉克南部的阿拉伯人使用,他们乘着它打鱼和贩卖货物。不知不觉中,他们做着与50个世纪前的苏美尔人一样的事。变化的只是,虽然遗物尚在,苏美尔人却和他们的文化一起永恒消逝,杳无踪迹。
林芝杜鹃是西藏的特有种,株型优美,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朱光潜先生曾住在燕南园66号。朱先生1986年去世之后,他的后代还居住在那里。
家园 伊拉克北部禁飞区的牧民翘首期待和平的曙光。
聊城教场铺龙山城址中的祭祀坑 直径1.5米左右,里面放置有完整的陶器。陶器均倒置,种类以鼎、罐为主。
乌尔王陵出土的银制船模(公元前2600-公元前2500年),它是乌尔王下葬时所用的冥器。人们也许希望,国王能乘坐这艘船徜徉在冥界的河流之中,它甚至还配备了银制的船桨和长篙。
生长在云南丽江老君山海拔3000米左右的杜鹃花。摄影/奚志农
只要轻轻敲开65号的房门,95岁的法学家芮沐先生就会放下手中的书,亲自走出书房迎接你。这位中国经济法和国际经济法学界的泰斗自称一生中最大的突破是在学校中创建了两门新学科《经济法》和《国际经济法》。
祭奠的牺牲品(局部) 在龙山时代,由于人们缺乏相应的科学知识,不能理解人的生老病死,也不能有效抗拒自然灾害的侵袭,他们把这一切归于神的力量。那个时代宗教统治一切,人们在各个方面都要求得到神的佑护,其中也包括像建造房屋这类重要的事情。在山东聊城教场铺龙山文化遗址中,在台基东部边缘发现一圆形奠基坑,坑内埋有一成年人,其葬式较为特殊:右手置于腹部,左手反剪于背后并呈半握拳状,左侧颈部有一骨匕斜插在颈椎与锁骨之间,这可能是死者的致死原因。种种迹象表明死者是非正常死亡,很可能是祭奠的牺牲品。
庄严的废墟 这些超过20米高的残留廊柱,伫立在伊朗波斯坡里斯郊外的平原上,这里曾经是古波斯首都波斯坡里斯(设拉子)最大的宫殿建筑——朝见大厅,大厅由高20余米的柱群支撑,柱头为公牛和狮子雕像。四方宾客云集,而国王则坐在高高的王座上,凝视着眼前宽广的平原。
刻字陶片 上长7.7厘米,下长4.6厘米,宽3-3.4 厘米,山东邹平丁公遗址出土。在泥质灰陶残片上刻有5行(竖行)11个字,其写法与后世的甲骨文、金文有很大差别。
人类文明的黄金时代 金碧辉煌的金器闪耀出人类的文明之光。在古代的两河流域,人们很早就学会铸造金器,他们的制造工艺即使到了今天,仍令人惊讶赞叹。 1、被铸成人脸形状的金瓶睁大它宝石的眼睛。谁会相信它是诞生于公元前18-16世纪的文明硕果呢? 2、金铸战车小像。它是来自两河流域附近地区的战车模型,按照亚述帝国真实战车的形象塑造,用细金丝镌成的车轮和马缰展现了高超的工艺。 3、古苏美尔城邦拉旮什(公元前2500-2300年)的神鸟——狮头鹰,它被作为护身符或饰品使用,以天青石雕成,头和尾包金,其眼睛所镶嵌的宝石在出土时已丢失。 4、乌尔王陵出土的金制山羊,它是宗教仪式时使用的法器,象征风调雨顺。 5、这个皇室的王冠以细金丝编成的金带制成,上面镶嵌着大块的宝石,而金带上所嵌的金花如今已散落。
手持权杖的威严国王 波斯王薛西斯(公元前486-前464)坐在王座上,手持酒杯和权杖。虽然出自古波斯,它却是典型的亚述风格的浮雕图,庄严的气氛中国王的威势尽显无遗。
巴比伦城的伊什塔尔城门 这张画所描绘的是新巴比伦时代的巴比伦城伊什塔尔门,也就是正中的大门。伊什塔尔是巴比伦的爱情女神。德国的考古学家曾把挖出的城门拆毁,将砖块运往德国并在博物馆中重新搭建,而现在巴格达中的巴比伦城门只是伊拉克人仿造的较为逼真的赝品。
琉璃砖上的战士浮雕 图为新巴比伦时期,镶嵌在巴比伦城琉璃墙上的战士浮雕,战士排成一列,身背弓箭,手持长枪,誓死捍卫伟大神圣的巴比伦国王。从浮雕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战士们的表情和铠甲,以及衣服上的花纹。据考证,当时的巴比伦人身穿亚麻布料的衣服,服装上的饰物繁多,妇女们甚至有各种流行的发式。
6000年前的抽象艺术 这个高度约25厘米的彩釉大口杯诞生于公元前4000年的两河流域。顶部的花纹是一种长颈的鸟类,其下是身体细长的狗,最大的图案则是一只长着巨大的弯角、胡须和麦穗状尾巴的山羊。羊角圆心的部分的图案象征着什么,至今我们还不得而知。
尼姆如德的蒙娜丽莎 当凝视这张由象牙雕成的美丽脸庞时,有谁不会被她永恒的微笑感动呢?这个出自尼姆如德(新亚述王阿淑尔那希尔帕第二(前882-前859)的首都卡拉赫的遗址)的家具象牙雕刻装饰板——王室女子头像约在公元前8世纪末完成,高16厘米,现藏于伊拉克博物馆,它是深受腓尼基风格影响的亚述文化成果。 关于她究竟是谁?是少女还是已婚女子?她在向谁展现美丽的笑容这些问号,可能我们永远也无法解答,后世的人们只能依据她神秘的微笑,将她称之为“尼姆如德的蒙娜丽莎”。
在《圣经》的记载中,巴比伦人想要制造一座通往天堂的高塔,耶和华因嫉妒而降罪,变乱了巴比伦人的语言,降下灾难,图为中世纪的欧洲画家依据圣经的记载和想象绘成的巴比伦陷落图。
触犯神意的通天塔 图为位于伊拉克巴格达市西15公里处,传说中的通天塔。但后来的考古表明,它实际上是公元前14世纪加喜特巴比伦王朝后期的都城遗址。而真正的通天塔在哪里,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
伊什塔尔城门上的浮雕 当辉煌的巴比伦城市文明走到最灿烂的时刻,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艺术的印迹。在巴比伦伊什塔尔城门华丽的琉璃砖上,镶嵌着各种动物的花纹,上图为装饰花纹的局部,巴比伦人心目中龙的形象。
窗户上的装饰花纹 这个象牙雕刻的狮子是王宫窗户上的装饰品,从风格上看来它已很接近于古埃及的艺术风格。
抚今追昔 一位阿拉伯人拖着巨大的椰枣叶做成的扫帚,走过萨达姆一处行宫前的广场,背景是一座亚述石雕的狮像。在历史上辉耀了3500年的巴比伦文化,曾经支配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据说中国的石狮就是从巴比伦经拜火教和佛教的传播,辗转流传而来的,然而巴比伦已永远消逝,留给人们的只是无限的感叹和无数的谜团。
两河流域文明历史
两河流域历史遗迹地图 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除了我们通常所说的“两河文明(从史前的原始文明到巴比伦文明)”外,还有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以及基督教文化等多种文明留下的痕迹,两河流域众多历史遗迹和出土文物展示出这里曾经的灿烂与辉煌。(绘图/李洋 责任编辑/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