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折海岸捧出的粤海粮仓 雷州半岛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25年第09期 作者: 李丹 

标签: 基础地理   美食地理   生物地理   

雷州半岛位于我国大陆最南端,这里海岸绵长曲折,类型多样,且附属岛屿众多,生活在此的人们一直都以海为生,这里不仅有悠久的捕捞渔业史,而且还是我国较早开展现代海水养殖的地区。广东是我国水产第一大省,广东水产量最高的地区又集中在雷州半岛,这里的生蚝产量占全国的6.2%、金鲳鱼产量占全国的33%、对虾产量占全国的12%……然而,孕育了富饶渔业的雷州半岛也面临着新问题:大规模养殖的残饵和排泄物正在加剧海水富营养化,且近海传统养殖可用区域已接近饱和……雷州半岛的渔业还有增值潜力吗,未来这座海上粮仓还能持续地岁稔年丰吗?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明净的圆月,月下是海边的滩涂,在满月的盈光下,十多个渔民带着渔具戴月而出,在渐渐涨起的潮水中划着小浮筏。这一天正值满月,是每月里潮汐开始变盛的日子,潮水带着大量鱼虾涌来,很快便将潮间带淹没了。渔民们拿起渔具在潮水中东捞西捕,没多久,渔获便装满了鱼箱,满月还没升高,渔民们便带着一箱渔获回家了。

落潮后,红树林下还残留着海水,滩涂上遗下了大量的虾蟹余珍,赶海人群在滩涂上收获满满,穿过红树林准备回到渔村中。赶海的人众多,在海岸上形成了一道壮观的赶海风景线。雷州半岛的海岸上有67平方公里的红树林,占全国红树林面积的22.1%,在红树林中赶海也是雷州半岛的特色。图中地点是在雷州市附城镇的南田村滩涂上,但并不是每天都会有这么大规模的赶海人群,画面中人群众多是因为该滩涂的承包日期已到,承包方未续约,养殖的部分虾蟹无人收获,赶上大潮时,留在滩涂上的虾蟹格外得多,周边村子大量人群涌入滩涂挖蟹捞虾。摄影/吴有祝

这是发生在广东湛江市徐闻县下洋镇下港村的一幕。每个农历月的初一和十五是大潮开始变盛的时候,到每月的初三和十八,潮汐进入全盛,雷州半岛东海岸是半日潮,潮汐每日涨落两次,所以在月初及月中的傍晚和拂晓时分,都可以看到近海渔村的渔民趁着涨潮,在潮间带上捕鱼捞虾的场面。对于耕田的人来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日常农事,对于下港村的渔民来说,“晨兴赶潮去,戴月满篓归”也是他们的日常劳作。这样的画面不只出现在下港村,在雷州半岛所有沿岸的渔村中,几乎都可以看到满月赶潮的画面。

责任编辑 / 线朝华  图片编辑 / 线朝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