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门 大湾区和广州的“命运之门”
标签: 基础地理
同样是大河三角洲,为什么珠三角成了“湾区”,恒河三角洲的入海口却多沼泽?
在珠江三角洲(以下简称珠三角)的广州、中山、东莞、江门、深圳等地走访,我时常被一幕幕场景所震撼:到处是纵横交错的河道,各种轮船在宽阔、幽深的河道里往来穿梭。一座座桥梁飞架在河道上,沿岸是密集的港口,码头上的龙门吊在把集装箱往船上装卸。
在位于龙穴岛上的广州南沙港区,我看到,码头上密密麻麻摆满了等待装船运往世界各地的汽车。南沙港区东侧,便是宽达八九公里的伶仃洋。满载汽车的滚装船启航后,沿伶仃洋的深水航道一路向南,依次穿过深中大桥、港珠澳大桥,再穿越香港和澳门之间的一堆群岛,随后驶向广阔的南海……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