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其汉泰加林中的猫头鹰秘境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25年第03期 作者: 刘璐 

标签: 生物地理   

猫头鹰是鸮形目鸟类的统称,它们脸盘硕大,眼睛浑圆,兼具可爱和帅气,用颜值征服了无数人。这些看似很萌的“圆”鸟,却是善于猎杀的猛禽。本文作者常年在国内寻找和拍摄鸟类,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牙克石市的乌尔其汉镇拍到了大量猫头鹰的照片。中国分布着32种猫头鹰,仅乌尔其汉就有十余种。乌林鸮、猛鸮、雪鸮、花头鸺鹠……走进乌尔其汉细细品味,便可看到,复杂的生境、丰富的食物和淳朴的人们一起造就了它们生存的乐土。

10月初,乌尔其汉落叶松上的松针几乎全部掉落,初雪落下,地面上覆盖了一层薄薄的积雪,踩在上面时发出刺耳的“咯吱咯吱”声。我不经意间抬头,看见落叶松林狭窄的过道间掠过一个棕灰色的“幽灵”,它从林间的中下部无声地飞过,姿态是那么优雅,双翅挥舞得异常轻盈,节奏不紧不慢,在林间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根据多年的观鸟经验,我确定这是一只乌林鸮,一种分布在北半球的大型猫头鹰。

乌林鸮有一张相当醒目的大圆脸,是乌尔其汉的“招牌”。接近黄昏的时刻,这只乌林鸮开始活跃,身子一倾,无声地划过森林飞了出去。它站在一小片草地旁枯死的小树桩上,开始捕食,每次捕食后起飞的方向都不一样,往往背对着摄影师。这次它起飞的方向迎着镜头,可惜捕食行动失败,只叼着一根青草飞了起来。

探秘乌尔其汉:十余种猫头鹰栖息在此

猫头鹰是鸮形目鸟类的统称,多数人对它们都有一定的认识:眼睛大,双目向前;头部可旋转270度;主要食物是啮齿类动物。很多人认为猫头鹰是夜行性动物,其实有一部分猫头鹰白天也出来捕食,还有的猫头鹰白天和黑夜都可以捕食。古代,人们常常在夜里看到猫头鹰,而且对它们所知甚少,黑暗中的身影容易引人惊慌,在一些文化中,猫头鹰便沦为了不祥的预兆。

责任编辑 / 赵畅  图片编辑 / 蔡东兴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