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文字砖 看明长城隐藏的历史信息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25年第03期 作者: 尚珩 

标签: 基础地理   地质地理   

在今天河北、北京、山西等地的明长城上有一些带有文字的砖,它们被称为长城文字砖。砖上的很多文字记录了长城修造者的信息,甚至还有远隔百里千里之外的地名。我国古代的很多国家工程都实行“物勒工名”制,透过文字砖,我们可以辨识出某段长城是由谁修造的,还可通过上面的地名窥察明朝国防的客兵制度。文字砖上的每个文字都是史书之外的鲜活符号,为我们解锁那段历史提供了秘钥。如今,有些文字砖在尚未被发现前就已经消匿了,尽量多地发现并解读文字砖,成为了钩沉史海的重要途径。

安营寨是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六道河镇二道河村附近的一个地名,这里位于燕山山脉中部,距离北京密云城区仅30多公里。这里和燕山脚下的众多村庄并无二致,但是近些年,安营寨却吸引了很多人前来游玩。就在村子旁边的山脊上,明长城似巨龙蜿蜒而过,这段长城因古朴原始的风貌让众多喜爱长城文化的人慕名而来。就在村里一处农家院墙上,曾发现过几块写有文字的砖,可清晰辨认出“万历十年沈阳营秋防右部造”、“万历十一年秋山东右营造”(原文为繁体字,为方便阅读,本文皆转为简体字)等字样。据农户介绍,这些墙砖很多都取自附近的长城。后来,随着拆老房、盖新房,这些带有文字的砖也就不知所踪了,而这些砖便是我一直关注研究的长城文字砖。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金山岭长城 万里长城上文字砖常见,但文字墙仅此一面
在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的金山岭长城大孤顶楼附近,有一整面带有文字的砖墙。这段城墙长500米,墙上文字砖密布,堪称长城上的文字墙。这些文字记载了城砖的烧制年代和部队番号,比如“万历四年山东左营造”、“万历四年振武营造”等,这与记载明万历皇帝加强北京北部长城建造的文献可以相互印证。金山岭长城西起龙裕口,东到望京楼和司马台水门,全长10.5公里,被称为明长城的精华所在。明长城的很多段落都有文字砖,但能够到达文字墙规模的,万里长城仅此一面。

城砖铭文又称砖铭或砖文,是以款识的方式钤印于砖面之上的文字,因砖上有铭文,故这类砖又被民众俗称为文字砖。我国古代的很多国家工程都以砖石垒砌,在很多重要的遗址中,比如江西赣州的宋代古城墙、江苏南京的明城墙、北京的古城墙等建筑用砖上很多都有文字。文字砖在我国古建中比较常见,在很长时间里,我国学者并未对文字砖给予足够的重视,最早对文字砖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反而是外国学者。大约100年前,瑞典历史学家喜仁龙(Osvald Siren)来到了北京,彼时的北京仍完整保存着恢宏的明清城墙,喜仁龙对北京城墙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他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实地系统地研究北京古城墙的史学家。北京城墙上带有文字的砖引起了他的注意,尽管受当时条件所限,他并没有对数量庞大的城砖文字进行拓印和拍照,但他还是尽己所能用文字记录下了观察到的大量砖铭,他认为城墙是北京城市发展过程的历史见证,城墙上的每一块砖都“布满着已逝岁月的痕迹和记录”,这也开启了学界对我国古建上文字砖研究的先河。要论文字砖留存最多的古建,则当属明长城。

责任编辑 / 线朝华  图片编辑 / 线朝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