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响全球 到遭受冲击 广东工业名镇出路何在?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25年第01期 作者: 江石明 

标签: 基础地理   工业地理   

广州、深圳、珠海等名城无疑是广东最引人瞩目的明星,在这些名城夺目耀眼的光环下,还有数百颗布满天宇的繁星作为陪衬,它们就是散布全省的工业名镇。广东40%的经济产值来自于近300个工业名镇,这些小镇的某一或某些产业都对全国乃至全球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们为广东连续35年登顶经济第一省立下了汗马功劳。近几年,国际上针对中国制造的关税壁垒层出不穷,越南、孟加拉国等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周边国家也纷纷抢夺国际制造业市场,广东的工业名镇是否受到了冲击?在人口红利后时代,这些小镇又该走向何方呢?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如海潮般从广东沿海的深圳、珠海、汕头等经济特区向内地翻涌。由于香港和澳门的很多居民都来自于广东,所以对外开放后,许多广东人便到港澳走亲访友。这其中就有一位盘活了一个世界级产业的人,他就是中山古镇镇的袁达光。

1981年,33岁的袁达光到香港探亲,在港期间恰逢香港进出口货物展销会,袁达光被展销会上漂亮的灯饰吸引,便和族人袁玉满合伙花了80元港币购买了两盏玻璃壁灯。他们将两盏灯带回了古镇,新式灯具吸引了全村人前来观看。头脑灵活的袁达光觉得这种灯具制作应该不难,也会很有市场,他便在佛山采购了五金配件等原材料,恰巧此时中山引进了一条当时先进的玻璃生产线,袁达光联合村里五户人家一起研究、制作、组装,终于在1982年生产出了1000台玻璃壁灯。很快,这1000盏灯销售一空,袁达光又和村里其他人成立了公司专门生产灯具。

责任编辑 / 线朝华  图片编辑 / 线朝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