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深圳 让大湾区比肩世界湾区的广东双引擎
在世界湾区中都是罕见的现象:两座富可敌国的比邻城市
2024年12月23日,一份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报告引起了我的注意。报告的全称是《粤港澳大湾区蓝皮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24)》,报告的内容非常全面,但最吸引我的则是粤港澳大湾区2023年的经济规模以美元计,接近2万亿(14.05万亿元人民币),超过了1.8万亿的纽约湾区和1.38万亿的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的规模相当,大湾区将成为世界头部湾区。
作为特大一线城市,广州和深圳的经济总量富可敌国,右页图表中,我们将广州和深圳放在全球国家中进行比较,广州和深圳可以排在第34和第31位,超越了越南等我国周边国家和丹麦等发达国家。如果将广州和深圳放在全球城市中,它们的经济总量可以排在第12和第9位,和美国的休斯顿、芝加哥等世界名城相近。在单位面积年产值中,广州和深圳与世界四大湾区相比,也有很大优势,两座城市以不到大湾区16%的土地创造了大湾区46%的产值。它们取得今天的骄人成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步步发展来的。
报告中的信息喜人,在浏览报告的时候,我不由地展开了思考:是什么让大湾区不断成形,并得以跻身世界头部湾区呢?放眼全球四大湾区,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湾区的城市都可以按金字塔做出排列,即湾区中的一座或几座中心城市占据金字塔尖,若干座中等城市居于塔中,而数量最多的中小城市或卫星城则居于塔底。中心城市指在一定区域内或在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城市,众多的中小城市与塔尖的中心城市联系紧密,中心城市影响着其他城市的发展水平,并决定了湾区的发展高度。纽约湾区中的纽约、旧金山湾区中的旧金山和东京湾区中的东京,都是所在湾区的中心城市。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塔尖的中心城市与其他三大湾区稍有不同,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这四座城市中,年GDP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人口超过千万的便是广州和深圳这两座广东省内的城市,两城的年产值之和占到了大湾区的46.41%,人口占到了大湾区总人口的43%,无论是经济规模还是人口数量,广州和深圳都占据了大湾区的半壁江山,可以说是大湾区发展中的广东双引擎城市(港澳也是大湾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但本文不对港澳两城的作用做过多论述)。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