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兴盛的海洋渔业背后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24年第10期

标签:

提起山东,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它的农业属性——擅长种菜种田,许多人都下意识忽略了,山东半岛濒临黄海、渤海,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1/6。以东夷文化为代表的海洋文明很早在这里萌芽,先秦时期“重商”、大兴“鱼盐之利”的齐国,也有着与内陆诸侯国不同的“海洋画风”。不过后来,身处中华文明核心区的山东,在面向海洋时,没有像闽、粤一样大力发展外向型海洋经济,而是走上一条农耕与海洋并重的道路。到现在,山东成了低调的海洋大省,依靠“耕海牧渔”,达成了我国“海鲜第一大省”的成就。

山东的海岸线长达3000多公里,占到了全国海岸线长度的1/6。深入海中的狭长半岛,与大海亲密接触,崎岖不平的岸线,形成了众多优良港湾,也是海洋生物理想的栖息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本应该培植出更为丰饶的海洋文化,但实际情况似乎并不理想。山东人的性格中普遍缺乏闽粤一带的外向型进取精神,更偏向农耕时代的因循和保守,海洋经济的发展也更侧重于从事养殖和近海捕捞的海洋渔业。我们时常看到这个海洋资源大省的尴尬:坐拥半岛的地利,却像个内陆省。提起山东,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它的农业属性——擅长种菜种田,也会看到这里的年轻一代更偏向保守——热衷于考公考编。这种局面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和地缘因素。

2023年,山东海鲜产量为753.3万吨,如果平均分给全国人民,每人能分到十斤半还多。海水养殖和近海捕捞,支撑了山东兴盛的海洋渔业。鱼虾满舱的渔船从大海中归来,满载着丰收的喜悦。摄影/高远

早熟又早衰的海洋文化

早在旧石器时代,山东沿海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先民在海滩进行贝类采集,并尝试走进浅水中,用木棒石块击鱼。从海上获得了较为稳定的食物来源,渔业也成了山东人最早的产业。先民以贝类为食,把贝壳弃置在聚居地附近,日积月累,形成高丘,这类遗址称作“贝丘”,其中还伴有骨钩、骨簇等原始渔具。从烟台到威海再到青岛,山东半岛的黄海海岸地带上已经发现了20多处贝丘遗址,其中以烟台白石村一期遗址最古老,距今有大约7000年的历史。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