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贬谪流放的才子们 在云贵高原点亮的文化之光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23年第10期 作者: 朱千华 

标签: 文化地理   历史地理   基础地理   

历史上,官员被贬谪流放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云贵高原远离政治中心,曾被视为蛮荒瘴疠之地,因此成为了许多人被贬谪流放的去处。被贬谪流放到云贵高原的官员中,有许多文化界、思想界的巨擘,来到云贵高原后,他们著书立说传播中原文化,深入苗疆加强汉苗交流。其中的佼佼者,如王昌龄、李白、黄庭坚、王阳明和杨慎等点亮的文化之光至今仍闪耀在云贵高原上,他们的诗文著作仍然是现在研究云贵高原地理、气候、风物、民俗的重要史料。
在贵州省会贵阳的市中心,有一组古典建筑群,这便是被南明河环绕的甲秀楼(右建筑)和翠微园(左建筑),它们也是贵阳的地标建筑。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属于屡毁屡建的文化名楼。“甲秀”有科甲挺秀、人才辈出之意,是贵阳乃至整个贵州省境内古代文人的重要集会场所。与甲秀楼毗邻的翠微园始建于明宣德年间,曾是贵州省内大儒讲学之所,被贬谪到贵州的王阳明就曾多次在翠微园内开坛授课,并写下了许多描写翠微园的诗篇,比如“树老岂能知岁月,溪清真可鉴秋毫”两句,既是写景,更是表露自己被贬谪后不灭的心志。

王昌龄贬谪龙标:“玉壶”如见故人心

贬谪指官员因过失或犯罪被降职到远离京城的区域,流放是将罪犯放逐到偏远地区的一种刑罚。无论是贬谪还是流放,都是统治者对负罪者的一种惩罚。历史上被流贬的仕人当中,除罪有应得者,还有许多忠正耿直、敢于谏言的文坛巨擘、朝廷重臣。至于被流贬何地,与中原王朝疆域密切相关,总体来说就是远离政治中心、开发程度较低、统治疆土的边缘。比如唐宋时期,被流贬方向主要是广西、广东、海南等岭南地区。明代则主要流贬到滇黔等西南地区。清代则主要流贬新疆、黑龙江。这些流贬地都是人烟稀少的边陲,距中原大地千里之遥,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它们或是冰天雪地的苦寒地带,或是毒气肆虐的瘴疠之地,或是猛兽出没的荒野山谷,或是尚未开发的蛮荒区域。总之,一旦被贬谪流放到这些地方,基本上算是进入了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生活艰苦的环境之中。

所以,当盛唐大诗人、被后世誉为“诗家夫子”、“七绝圣手”的王昌龄踏上贬谪龙标县(相当于今湖南怀化市洪江市、会同县和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一带)之路那天起,他就有了隐隐不安,担心此去凶多吉少。

责任编辑 / 线朝华  图片编辑 / 线朝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