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西巴霞曲河谷,穿越“山南之南”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21年第10期 作者: 刘成功 

标签: 基础地理   地质地理   峡谷   

西巴霞曲,这条贯穿了西藏山南南部的河流,不仅形成了壮美的峡谷景观,也孕育了发达的农耕文明,哺育了藏族、珞巴族的众多人口,让其流域内成为中印临边人口最稠密的地方。新219国道山南段,有五分之三的路程也是沿西巴霞曲及其大小支流形成的河谷延伸的,在西巴霞曲上游从东西两个方向打通了山南与林芝、日喀则的联系,使得山南市隆子县南部区域再也不是一片孤岛。
西巴霞曲,奔流在喜马拉雅群山中,切割出一道道深深的沟谷。很少有人知道,这些沟谷中竟然孕育了西藏山南市除雅砻河流域外最主要的农业区。在西巴霞曲干支流形成的河谷中,有不少河谷光照条件好,再加上河流带来的水分滋养,具备了较好的农业发展条件,因而耕作历史悠久,农耕文明发达。由于各段河谷地势、地形不同,人们因地制宜地开垦出了河谷滩地、山前阶地和高山梯田等不同类型的良田。照片中河谷滩地上种植的青稞,已是一片丰收的金黄。

长期以来,提到西藏山南,我们的目光大都停留在雅拉香波雪山北侧的雅砻河流域上,我们所熟知的西藏第一块农田索当、第一座村庄索卡、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等都位于雅砻河流域内。雅拉香波雪山似乎成了文明的分界线,在其以南直至中印边境传统习惯线的广袤大地却极少进入人们视野。许多人都没有留意到,雅拉香波雪山南麓还孕育了另一条大河,这就是西巴霞曲。

西巴霞曲,基本覆盖了山南市南部的隆子县全境、错那县的大半区域,勾勒出了雅拉香波雪山以南的山川形态,其干流及大小支流所形成的河谷为藏族和珞巴族等少数民族提供了世代繁衍之地,新219国道山南段600余公里长的里程中,也有五分之三是沿西巴霞曲上游的众河谷修建的。这段国道的修通,在西巴霞曲上游地区从东西两个方向打通了山南与林芝、日喀则的联系,使雅拉香波雪山以南的“山南之南”再也不是一片孤岛,对外联系度大大增强。

责任编辑 / 张璇  图片编辑 / 王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