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敦桢 首开国人建筑科考, 中国传统民居园林研究第一人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21年第02期 作者: 田予 

标签: 基础地理   地理人物   

刘敦桢生于潇湘之地,早年求学于日本,坚持以实地调查记录的方式研究中国古建筑,即使在战乱年代也不曾中止调查工作,一生著作等身,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绘图/李敬寅

学以致用,完成中国首次建筑学科考的“行动派”

在我国建筑学领域,刘敦桢是与梁思成齐名的大师,他生于湘桂交界的湖南邵阳市新宁县,一座为连绵的青山、蜿蜒的夫夷水所环抱的边陲小城。1909年,12岁的刘敦桢离开了闭塞的湘西南,来到省会长沙。现代科学知识和社会思想的浸润,对他日后走上科学报国的道路影响深远。四年之后,年仅16岁的刘敦桢考取官费留学,东渡日本。1916年考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现东京工业大学)机械科,出于个人兴趣,次年转入建筑科。1923年,学成回国一年的刘敦桢参与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的创办与教学,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建筑工程方面的人才。

20世纪20年代,刘敦桢为湖南大学设计了一座教学楼,如今被师生亲切地称为“二院”(摄影/傅万泉)。

当时中国传统的建筑研究还是以埋头阅读历史文献为主,但刘敦桢在工作之余,还亲自踏访苏浙各地的古建遗址。他在日后撰写的首篇论文《佛教对中国建筑之影响》中提到,中国古建筑“今之幸存者,大都为六朝以后之造物,然亦任其支撑于荒烟蔓草间,剥落颓圯,迄乏系统之调查”。为了进一步实地研究古建筑的形制和营造方式,1930年,刘敦桢带领中央大学建筑系师生远赴山东、河北等地参观、调查古建筑,这是国人首次古建筑科考活动。次年,他又翻译了两位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古建筑的论文,对其中值得商榷之处做了订正,并与同事卢奉璋教授合作,以现代手段修复了建于五代南唐的南京栖霞寺舍利石塔,他还在南京中山陵门东侧依清工部制式设计建造了一座六角形平台、重层外观的石塔——光化亭。这一系列的学术成就,引起了远在北平的“中国营造学社”创始人朱启钤的注意。在他的邀请下,刘敦桢加入了营造学社,与梁思成、林徽因等成为同事。朱启钤写道:“得梁思成、刘士能(刘敦桢字士能)两教授加入学社研究,从事论著,吾道始行。”建筑界以“北梁南刘”并称,就是始于朱启钤的讲演。

责任编辑 / 金畅南  图片编辑 / 吴敬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