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藓 从荒野“草垫”到城市新宠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9年第07期 作者: 张力 稻城
标签: 生物地理
图为:红壶藓 Splachnum rubrum 摄影/Michael Lueth
在我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个苔藓生态瓶。这是一个微缩的生物世界,由苔藓和蕨类植物构成,里面种着一种名为白发藓的苔藓。它的外形犹如迷你的松针,一丛丛灰绿色的“松针”聚生在一起,犹如一个迷你的森林。龙猫等卡通摆件站在白发藓上,身后是被装扮成大树的蕨类,它们一同构成一幅妙趣横生的场景。近年来,这种苔藓生态瓶和一些高档写字楼里的苔藓景观墙颇为流行。在家中或办公桌上摆一个生态瓶,人们劳累疲乏时抬头瞥见那一抹绿色,仿佛进入到一个简单纯净的植物世界,心情也变得平静美好。
苔藓植物,最熟悉的“陌生人”
提到苔藓,你可能会说,苔藓不就是“青苔”吗?如果你在溪水边滑了一跤,一定会怪罪石头上那讨厌的青苔,于是苔藓植物就成了替罪羊。其实这两个术语不完全同义。青苔不是严格的科学术语,泛指长在路边石阶、背阴处体型矮小的绿色植物或漂浮在小溪、池塘中的绿色丝状物,包括藻类(绿藻类)、苔藓、地衣、小型的蕨类和被子植物,其中藻类才是让你滑倒的罪魁祸首。苔藓是苔藓植物的简称,包含苔类、藓类和角苔类三大类。苔藓是植物界除藻类外最简单和原始的类群,通常体态细小,结构简单,不会开花结果,体内没有维管束系统(支撑和运输营养物质与水分的系统)。
责任编辑 / 康静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