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极大陆性冰川崩塌 “超稳定”冰巨人倒下的背后
标签: 地质地理
中国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冰川大国。所谓冰川,在地理学上被定义为寒冷地区多年降雪积聚密实、经过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并能自行运动的天然冰体。在中国,冰川多以高海拔的雪山为依托,它们像是一条条由冰堆积而成的迟缓而静默的“河川”,从冰峰高处垂挂而下,创造出无数壮丽而惊人的景观。

一场“史无前例”的巨型冰崩,第一次冰崩前后遥感对比图
2016年7月17日,阿里地区日土县阿鲁错附近53号冰川主体从海拔大约5800米处断裂,巨量碎冰滑落至山下海拔5000米左右,形成了巨大的冰崩扇。阿汝冰川属极大陆性冰川,有温度低、变化慢、流速缓的特征,且冰川和基岩是冻结在一起的,一般被认为是极为稳定的冰川。两个月后,此次冰崩地南侧的另一条冰川再次发生了主体崩塌。这两次非同寻常、史无前例的冰川崩塌形式颠覆了人们的认知,震动了全球冰川界,也拉响了新的环境警报。图为冰崩前的卫星图片。
2016年7月17日,阿里地区日土县阿鲁错附近53号冰川主体从海拔大约5800米处断裂,巨量碎冰滑落至山下海拔5000米左右,形成了巨大的冰崩扇。阿汝冰川属极大陆性冰川,有温度低、变化慢、流速缓的特征,且冰川和基岩是冻结在一起的,一般被认为是极为稳定的冰川。两个月后,此次冰崩地南侧的另一条冰川再次发生了主体崩塌。这两次非同寻常、史无前例的冰川崩塌形式颠覆了人们的认知,震动了全球冰川界,也拉响了新的环境警报。图为冰崩前的卫星图片。
西藏是我国冰川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占全国冰川面积近二分之一。而阿里地区则是“高原上的高原”,这里气候高寒,是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的交会处。磅礴山系之中发育了大量的冰川。据统计,阿里地区冰川有5800多条,面积约4900平方公里。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