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与中医两千年的缘分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4年第10期 作者: 段煦 

标签: 生物地理   

在常人眼里,冬虫夏草是藏药的代表。我国的民族医学宝藏—藏医药学的确使用过它,冬虫夏草有其自己的名称—“雅杂滚卜”,但真正把它介绍到全国,进而走向世界的,却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医。冬虫夏草是不折不扣的中药。
冬虫夏草的收成
是一个家庭一年的绝大部分收入
2006年7月9日,西藏亚东县帕里镇,20岁的普吉(右)和伙伴们在附近的高山草甸上寻找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是藏医和中医共同的选择

中医之所以选择冬虫夏草,很多人都想当然地以为是它奇特的外表使然。今天,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和冬虫夏草文化的宣传,人们对它的成因已经不再陌生,即蝙蝠蛾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真菌侵入幼虫体内形成菌核,夏季菌核萌发,从幼虫的头部和口部长出真菌的子座,似直立的小草,故称“冬虫夏草”。

真菌世界里许多的成员,如白僵菌、绿僵菌、虫霉以及多种子囊菌都喜欢在虫子身上安家,它们都被统称作“虫生真菌”。中国人是利用虫生真菌的老祖宗。很久以前,人们发现家养的蚕如果照顾得不好,就会得一种病,起初的时候体表会长出块状色斑,然后就拉稀、呕吐和不经常吃桑叶,接下来就是死亡,而死后的蚕尸并不腐烂反而僵硬,这就是被白僵菌感染引发的蚕僵病。人们发现,这种僵死的蚕并不是废物,把它当作药物放到方剂中喝下去,可以祛风、化痰和杀虫,最终被收录在秦汉之际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作为常用药物被后世沿用。

责任编辑 / 易蓉蓉 段彩艳  图片编辑 / 马宏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