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
寻找理想国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4年第05期 作者: 高晓涛 

标签: 文化地理   

位于云南省西部的大理市依山傍水,宜居的气候、远久的历史、多样化的民族符号、“洋人”留下的嬉皮士文化等,都让这里散发着迷人的光彩。近几年,大理越来越“著名”了,去大理买房、去大理定居,一时间成为了大城市文人圈里的风尚。自此,大理超越了地理概念,成了阳光、自由、宜居的代名词,媒体、开发商、游客各类人群蜂拥而至,而大理,也在这样的风尚中渐渐失去了它的平静,正在成为大城市的一块“文化飞地”,也正在形成一个山水间的“名利场”。是什么让大理如此吸引眼球,那里究竟都发生了些什么?我们邀请过去十年来持续关注大理的资深作者和常驻本地的摄影师为我们带回来第一线的最新报道。

云南的大理近些年来正在发生神奇的变化,在人们的印象中,大理指的是作为大理白族自治州政治中心的下关镇,以及作为旅游中心的大理古城。而现在,原来在苍山洱海间的条状大理,正在被环绕着洱海的圈形大理所替代,这一切变化都是外来移民带来的。他们的到来,改变了大理的范围和重心,形成我们本文所指的、环洱海的“大理”。

站在苍山上,向洱海方向望去,整个大理被一片绿色的田野所包围,与洱海泛漾的水光相应和,润泽着满目乡野风貌。按社会学家梁永佳的考证,从苍山到洱海分三种地形:山脚、平坝、海边,平坝代表福气,山脚和海边代表可怜。从古至今,无数人沿着茶马古道来到大理,自然的形胜和独特的白族文化使它成为理想国的代名词,在许多人的笔下它是一片犹如桃花源般的净土。摄影/赵渝

外来移民并非大理的新鲜事,自然环境的形胜和本土白族文化的独特性,使大理成为桃花源、理想国的代名词,一直吸引着外来游客——早在明代,路过此地的著名地理学家王士性就给了大理至高的赞誉:“乐土以居,佳山川以游,二者尝不能兼,唯大理得之……雪与花争妍,山与水竞奇,天下山川之佳莫逾是者。余行海内遍矣,唯醉于是,欲作菟裘,弃人间而居之。”而发生在最近十年内的移民潮,是大理几次移民潮中声势最为浩大、(目前看来)影响也最深远的一次,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摄影师、探险者、歌手、诗人、环保者……在周游世界之后,纷纷选择定居大理。

责任编辑 / 康静  图片编辑 / 王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