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三绝”
在莲花山中绽放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6年第07期 作者: 葛建中 王晓英 

标签: 湟源县   文化地理   

塔尔寺不仅是一处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圣地,也是一座佛教文化艺术的宝库。它的寺院建筑、雕刻以及佛像、佛塔、佛经、供器、法器、曼陀罗、坛城……把这座佛教名刹装点得富丽堂皇、奥义深邃,其中尤以年代久远的"塔尔寺三绝"作为东方艺术奇观而蜚声海内外。

塔尔寺位于雪域高原东部湟水之滨的宗喀(历史地名,泛指湟水沿岸地带)莲花山中,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莲花山地处宗喀中心地带湟中县境内,因其周围的八条峡谷形似铺设在四周的喜金刚八辐轮、八座平缓后仰的山形酷似八瓣盛开的莲花而得名。塔尔寺就坐落在莲花山中,依山而建的寺院建筑群犹如八瓣莲花中的花蕊,将莲花山装点得庄严美丽。摄影/付平

薄暮时分,我们又来到了青海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的塔尔寺。低沉、肃穆的诵经声从大殿中传出,僧侣们身披肩帔,呈半圆形围坐在大殿院内的条石地面上,在夏日夕阳的余晖里,做着每日必修的晚课。庄重、浑厚的诵读声曾迎送了无数个晨曦初醒的黎明和暮色四合的黄昏,在今天,它仿佛又穿越了寺中那棵神圣白旃檀树花开花落的六百多年时光,如同我们是在第一次聆听。传说这棵白旃檀树与宗喀巴大师有关,公元1357年,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诞生在莲花山中,在他诞生后剪脐带滴血的地方长出这棵树。他成年后便赴西藏学法,研习显密经论,并最终成为显密兼修的佛学大师。宗喀巴在学法期间,为了却母亲的思念之情,曾用自己的鼻血调和颜料,绘制了一幅自画像、一幅狮子吼佛像和一幅胜乐金刚中的如来佛像,托人捎给他的母亲。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宗喀巴的母亲按儿子所示,以这株旃檀树和宗喀巴所寄狮子吼佛像为胎藏,在大师降生处砌石修建莲聚塔,是为塔尔寺最早的建筑。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禅师仁钦宗哲在塔旁修建静房,聚僧坐禅。17年后,再建弥勒佛殿一座,取名"衮本贤巴林",藏语意为"十万佛身弥勒洲",简称为"衮本"。因先有塔再建寺,所以将二者合而为一,称为塔尔寺。

塔尔寺一年中有四次祈愿大法会,而晒大佛仪式只在四月法会和六月法会时举行,是为了纪念释迦牟尼诞生、成道、涅和弥勒出世及宗喀巴诞生、涅。通过晒佛让众生瞻仰佛像,沐浴佛恩。塔尔寺有新旧几幅巨大的堆绣佛像,每次只晒一种,在寺院山坡上展晒。摄影/任建军

塔尔寺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接合部,海拔2678米,周围峰峦环绕,岭涧相交。它占地40万平方米,除52座大型佛殿、经堂外,还有活佛府邸和僧舍9300余间,现有僧侣近700人,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六大寺是西藏拉萨市的色拉寺、哲蚌寺、甘丹寺,日喀则市的扎什伦布寺,青海湟中县的塔尔寺,甘肃夏河县的拉卜楞寺),不仅是青海地区藏族、蒙古族、土族等信仰藏传佛教信众的圣地,而且在全国及东南亚也享有盛名。塔尔寺不仅作为宗教圣地而存在,同时也是一座佛教文化艺术的煌煌宝库:它的"艺术三绝"、寺院建筑、雕刻以及用金、银、铜、药泥、檀香木等材质制成的不同造型的佛像、佛塔、佛经、供器、法器、曼陀罗、坛城,还有明清两代朝廷赐封的信诰、玉玺、匾额、金石铭文,历代信徒、施主贡奉的珍宝供物等,都凝聚着古老的历史印记和现实的卓越创造,并把这座佛教名刹装点得富丽堂皇、奥义深邃。其中以弘扬佛法、表现佛本生故事的壁画、酥油花、堆绣尤为闻名,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蜚声海内外。

责任编辑 / 易水 任晓辉  图片编辑 / 马宏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