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
活着的圣殿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6年第07期 作者: 于坚 

标签: 文化地理   寺庙   城关区   

无数的宫殿死去了,成为废墟,或者成为博物馆,丧失了生命力。而布达拉宫继续活着 ,作为某种精神生活的载体,屹立于世界屋脊之上,活在过去与未来之中。
布拉达宫不是一个参观对象,不是博物馆。它整个是一个活着的巨大珍宝。漫长的历史、神秘的传说、杰出的建筑、无数依然在呼吸的文物、永不终止地环绕在它四周的朝圣者,一起构建了布达拉宫的生命。摄影/Galen Rowell/c

万众景仰的圣殿

每当黎明,太阳从拉萨东面石头山岗升起,把光芒投向海拔3700多米的拉萨城的时候, 最先亮起来的是布达拉宫。这个伟大的宫殿在大地上的位置非同凡响,一开始它就被建 造在那必有一座宫殿的地址上,日后,它果然为整个世界所景仰。

随着这宫殿又一次从黑夜里升起,无数的朝拜者穿过苍茫大地正在继续走向它。这个朝拜布达拉宫的运动已经持续了数世纪之久,如今朝拜的浪头波及整个世界,它并不像麦加朝圣那样狂热,但更加经久不息。日以继夜,无数朝拜者越洋跨海,穿过天空和大地,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前来,世界上没有一个宫殿被如此地膜拜过,朝拜者的队伍从中国内地,从西方列国、从印度的恒河、从尼泊尔、从缅甸、从蒙古草原……前往的方式包括乘坐最现代的飞机、汽车、火车,也包括最原始的步行、骑马、赶着牛车……更有不计其数的最虔诚的佛教徒,继续着那古老的、最艰苦的、只有圣徒才能忍受的磨难方式,朝它走去的时候,每一步都以磕头的方式前进。来自昌都的少年巴桑今年15岁,他一步一磕头走到拉萨用了5个月的时间。当翻越高山的时候,他的身体抚摩了路线上的几乎每一块石头,遇到溪流,他也要搭便桥从流水上磕头爬过去,一路上他惟一的食物就是炒熟的青稞粉。他的身体像一把尺子,丈量了高山、河流、沼泽地、柏油马路、草地,一寸土地都不马虎忽略,没有说四处看看无人,就搭汽车或骑马把路程贪污掉几公里。宗教就是生活方式,为此,他有专用的磕头工具:皮裙、手套,木制的手板。抵达布达拉宫下面的时候他的身体已经轻盈得像一只豹,磕一次头可以滑跃出去5米之遥。

责任编辑 / 易水  图片编辑 / 王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