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修与失真:苏州园林的隐忧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4年第06期 作者: 杨鸿勋 

标签: 苏州市   古典园林   世界文化遗产   文化地理   观点地理   

通往留园中部水池小蓬莱岛的小桥,原为一三折贴水石板桥,以江南水乡常见的“纤桥”为原型,使池水呈现平远开阔的意境。后被加上廊棚,植以茂密的紫藤,貌似美景,实则违反了造园法则。摄影/陈健行

苏州是个历史悠久、有高度文化底蕴的城市,中国政府已颁布为“历史文化名城”。如果苏州古城整体在现代化建设中能够保存其特有的“生命印记”,无疑也可以被全人类所认同,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然而这座古城的保护工作却不尽令人满意,以致没有达到文化古城应有的标准,这是应当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和检讨的。好在苏州还有一些保存相对完好的古典园林,正是它们,留存了这座千年古城的文化信息,也使苏州没有彻底被“世界遗产”所抛弃。

在古迹文物中,园林较诸建筑更不易保存,不仅因为水体易变,植物、动物更是随业主好恶以及园林之兴废而改变。苏州的园林在历史盛期曾有数百座,至解放初期已经一片凋敝,能够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的,更是寥寥可数。上世纪50年代末,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南京分室与南京工学院建筑学系历史教研室,曾在刘敦桢教授的领导下对苏州古典园林进行了普查。当时尚存的完整和残毁园林,包括大小不等的宅旁独立园林和住宅的园林化庭院,共计190余座。经过重重劫难,文革后幸存的就只有二三十座了。

责任编辑 / 李攀  图片编辑 / 朱蓝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