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遗珠
盖世土堡闽中藏
绿树村边合,青田堡外延
6月的一天早晨,山间薄雾逐渐散去,摄影师冯木波和助手来到大田县建设镇建国村,去寻访隐藏在山间的明代土堡—琵琶堡。这座土堡被绿树和梯田包围着,矗立在一座孤立的高岗上;高岗周边几乎全是陡峭的山坡,只有一条“脖子”与旁边的大山相连。琵琶堡就扼守在这个易守难攻的位置。土堡周边并没有多少民居,它宛如一位深藏山中的沉默老者,在山坡上守候了数百年岁月。它坐北朝南,从空中俯瞰犹如一把琵琶,故被取名为“琵琶堡”。
6月的一天早晨,山间薄雾逐渐散去,摄影师冯木波和助手来到大田县建设镇建国村,去寻访隐藏在山间的明代土堡—琵琶堡。这座土堡被绿树和梯田包围着,矗立在一座孤立的高岗上;高岗周边几乎全是陡峭的山坡,只有一条“脖子”与旁边的大山相连。琵琶堡就扼守在这个易守难攻的位置。土堡周边并没有多少民居,它宛如一位深藏山中的沉默老者,在山坡上守候了数百年岁月。它坐北朝南,从空中俯瞰犹如一把琵琶,故被取名为“琵琶堡”。
福建省闽中土堡分布图
高岗式土堡——琵琶堡
坡地式土堡——安良堡
合院式土堡——岐庐
围屋式土堡——芳联堡
闽中土堡多分布在戴云山脉及其周边广大乡村地区。其中,大田、尤溪和永安三地的土堡留存数量多、保存完整、种类齐全。大田县“地介延、漳、泉三府之交,依山阻隘,民多聚为盗”,“数号盗薮,屡逞不靖,为地方患”。因此,该县各村都有建造土堡的习惯。闽中土堡以合院式、围屋式建筑为主,规模宏大、造型奇特、结构精巧,它们或出现在海拔较高的山冈,或屹立于离村庄不远的山坡,或者干脆就建在水田之中,与当地的低矮民居组合成大大小小的村落。历史上,闽中土堡曾有成千上万座。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土堡以惊人的速度消亡,现在仅有百余座存世。绘图/刘震宇
闽中土堡多分布在戴云山脉及其周边广大乡村地区。其中,大田、尤溪和永安三地的土堡留存数量多、保存完整、种类齐全。大田县“地介延、漳、泉三府之交,依山阻隘,民多聚为盗”,“数号盗薮,屡逞不靖,为地方患”。因此,该县各村都有建造土堡的习惯。闽中土堡以合院式、围屋式建筑为主,规模宏大、造型奇特、结构精巧,它们或出现在海拔较高的山冈,或屹立于离村庄不远的山坡,或者干脆就建在水田之中,与当地的低矮民居组合成大大小小的村落。历史上,闽中土堡曾有成千上万座。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土堡以惊人的速度消亡,现在仅有百余座存世。绘图/刘震宇
土堡出世,守护闽中百姓的生命和财产
或许因为地处吴越(浙江)和南越(广东、广西)之间,闽越人生活的地区又被称为“闽中”。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灭六国后,在今天的福建、浙江东南部设置“闽中郡”。这里说的是广义范围上的“闽中”,可代指整个福建地区。狭义地理意义上的“闽中”要小得多,仅包括“福州十邑”(旧福州府所辖的10个县)及今天的三明、泉州北部、南平南部一带。福建多山,而闽中更是山地的王国。自古有云,福建地区“八山一水一分田”,而闽中则是“九山半水半分田”。我们要造访的土堡,就像一颗颗奇异的珍珠,隐藏于高山、溪水和农田之中,分列于戴云山脉两侧。
风吹草动,尽收“眼”底
闽中土堡有着严密的防御系统,可从不同角度实现御敌防卫的要求。位于大田县桃源镇的安良堡,走廊的内墙上设有许多圆形或椭圆形的瞭望口。这一个个占据有利地形的瞭望孔,好比是土堡的眼睛,随时在监控周围的一举一动。
闽中土堡有着严密的防御系统,可从不同角度实现御敌防卫的要求。位于大田县桃源镇的安良堡,走廊的内墙上设有许多圆形或椭圆形的瞭望口。这一个个占据有利地形的瞭望孔,好比是土堡的眼睛,随时在监控周围的一举一动。
一座座土堡以一种“前高后低”的姿态昂扬屹立,远远望去就能让人感受到它们的威严。这种建筑的外围多用块石垒成高大厚重的封闭式围墙,四角则有碉堡式角楼,拐角处不留任何防御死角;建筑高处有“跑马道”廊腰缦回,可供人来回穿梭。此外,堡中还有斗式条窗、竹制枪孔、注水孔等防御设施。平时族人或村民可以在土堡中短期居住,战乱时则可关闭堡门进行御敌。看过土堡的建筑规模和样式,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福建的另一种大型夯土建筑——土楼。那么,二者之间有何联系?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