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98
从军工厂到艺术区

百年印象摄影画廊是一个以摄影展览为主题的展示场所,经营者陈光俊在高大的厂房中又增建了平台,展厅的面积也因此而增加了许多。
在策划“工业遗产”专题时,798作为一个典型个案被我们“相中”。作为一个工业遗产,798与上海江南造船厂或沈阳铁西区的大型工厂显然不能相提并论,但我们选择它却是基于另一种典型性:从工厂区到艺术区,从工业到后工业,从沉寂到活跃,从保守到创新,从封闭到开放,从低租金到高代价,从纯民间到政府的介入……一切的转变都是在不经意中“转瞬”即成。

一边是工厂,一边是画廊;一边是工业生产,一边是艺术创作;一边是秩序规范,一边是率性随意,这就是今天的798。骑车的工人和自驾车的艺术经营者,行驶在同一条大道上。
798过去是大型国有军工企业,也叫国营北京第三无线电器材厂,此前是718联合厂(即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的三分厂,曾在国家建设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1964年4月718联合厂分家,才有了798厂。自上个世纪90年代,聚集在酒仙桥地区的各电子工厂均大规模转产或停产。经过企业调整,797、798、706等七个工厂合并为七星集团。现在的798艺术区也称大山子艺术区,是对七星集团属下这一区域的统称。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