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
传奇与尴尬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8年第05期 作者: 宋燕 

标签: 安阳市   水库   地质地理   水文地理   

在水利学家看来,河南林州红旗渠最大的特点是“悬挂”在南太行的悬崖陡壁上,“在不能修渠的地方修了渠”;而美联社评论员则认为,“红旗渠的人工修建,是毛泽东意志在红色中国的典范”事实上,对当今林州人而言,红旗渠里流淌着的不仅仅是灌溉土地的甘露,还有父辈们的汗水,以及挥之不去的干旱的记忆。这条充满传奇色彩的引水渠,能够折射出中国人的水利梦想,而它所遭遇的尴尬现实,也是中国北方水资源紧缺的一个缩影。

守着河流的干旱中原

桃园渡桥是著名的红旗渠上相对高度最高的一座建筑,渡桥旁边的桃园村,就是《安阳日报》驻林州记者站站长刘剑昆的家乡。红旗渠水经过渡桥,继续沿着南北走向的南太行山麓向南延伸 ,直到“红英汇流”(一干渠与林州的一条老水渠英雄渠的交汇处)方转折向东,流进广阔的田地里。4月天,油菜花正黄,小麦正青,土壤微微发红,整齐的田垄划出方方正正的色块。

红旗渠青年洞一带的旅游栈道大多沿着渠道修筑,有的段落仅仅是在原来的渠坝外侧增设了护栏,以保证游客安全。如果没有亲身经历,的确难以想象红旗渠长达70.6公里的主干渠“至少有1/3”是这样“悬挂”在南太行山上的。摄影/石宝琇

我们问红旗渠修成那年出生的刘剑昆:“如果当初不修红旗渠,对你们林州人究竟有多大影响?”

责任编辑 / 尹杰  图片编辑 / 马宏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