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湖目击远古冬捕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7年第04期 作者: 边缘 千百秀 

标签: 文化地理   历史地理   

查干湖,位于吉林省西部松花江畔前郭尔罗斯大草原上,又名查干淖尔,蒙语意为“白色的湖”,是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查干湖冬季捕鱼是现今世界上为数不多保留至今的远古渔猎方式。千百年来,栖居在查干湖畔的民族,与查干湖一同演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壮美画卷。
查干湖的鱼非人工养殖,鱼除了吃水中的微生物,还吃被风吹到湖中的水草籽。保留这种古法喂养、捕捞的方式,在今天尤为难得。可以说,查干湖冬捕,体现了查干湖渔民对天、地、湖、鱼的敬重。

查干湖冬捕历史,根据记载,可以追溯至一千年前的辽金时期。据说辽帝圣宗喜吃“冰鱼”,便于每年腊月,率领家眷浩浩荡荡来到冰冻的查干湖上扎营,然后命令仆人将帐篷里的冰层刮薄,直至薄如纸片,冰下游动的鱼清晰可见。辽帝与一干众臣围坐周遭,谈论天下时局,倦怠时,便将薄冰轻轻击破,水中鲜活的鱼会急不可待地跳出冰面,成为案上之物,君臣欢宴之。历史上把这种捕

查干湖的渔民分工很细,鱼把头选好入网口的位置后,专门负责镩冰的渔民就该上阵了。镩冰的工具重达20多公斤,能熟练地挥舞这样重的工具,需要的是力气和技巧。右图中面对镜头的就是“打镩手”,跟他搭档的伙伴正在用“冰蹦子”将碎冰掏出来。左下图是“打镩手”在打磨“镩头”,左图是掏冰的工具“冰蹦子”。

如今,冬捕已成为查干湖独特的人文景观,每年12月底至春节前一个月的捕鱼期内,吸引了大量鱼贩和游客前来。而捕鱼方式也从小打小闹的“守株待兔”演化为大型的集体劳作。数十人共同协作,经繁复的凿冰、下网和起网等步骤,场面壮观,仅渔网就长达2000余米,单网捕获量以数十万斤计。

责任编辑 / 周晓红  图片编辑 / 何亮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