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怨话江湖
对长江中下游湿地的生态忧思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4年第05期 作者: 马军 

标签: 河流   湿地   水文地理   农业地理   

人们对长江的依赖由来已久,用鱼鹰捕鱼一直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上一种主要的生产方式,泛滥的江水带来肥沃的土壤也给人们带来了粮食。人们在长江中下游水草丰美的湿地上繁衍生息,人口增多的时候,就用围湖造田的办法开垦湖滩荒地;洪水泛滥影响生产的时候,就用堤坝把江水束住。江和湖在人类永无休止的索取中渐渐失去了自然的生命状态。

4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强烈抬升,迫使古长江凿开巫山,注入东海,形成了亚洲第一大河的雏形。

充沛的水量,适宜的温度,使长江流域成为自然物种繁衍的天堂。大约7000年前,人类文明开始在这里孕育生发。下游的河姆渡,上游的三星堆,以及中游6000年前的荆楚文化遗存,充分展示了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责任编辑 / 刘晶 李文靖  图片编辑 / 吴敬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