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谷浑
草原王国的覆灭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6年第03期 作者: 胡芳 崔永红
标签: 历史地理

都兰古墓中出土的丝织品“对马锦”为波斯人所制造,是象征着财富与荣耀的吉祥物。当年通过丝绸之路南道流通到吐谷浑王国后,便被爱马也善于养马的吐谷浑人所钟爱。
黄昏的时候,我们来到了青海湖西面约7公里处的伏俟城古城遗址,天空中正下着细雨。“伏俟”是鲜卑语,“伏俟城”意为“王者之城”,是曾经在青藏高原上存国350余年之久的草原王国吐谷浑的都城。在雨雾中远远望去,静静地横卧在我们前方的伏俟城就像是吐谷浑王国盖在青海湖环湖草原上的一枚印章,让人悠然向往。但当我们走近时,却发现这座在历史上声名显赫的古城实际规模并不大,其城墙残高约有6米,周长约800多米,除了枯草与泥土,城内没有任何建筑遗留。我们是在暮色四起时离开的,回首望去,伏俟城已隐没在了浓深的黑夜中,正如1300多年前,它从历史中隐没一样。
远涉千里上高原
吐谷浑民族的兴起和王国的建立都是由一场小小的马斗引起的。1700多年前,在今天的辽宁彰武、铁岭一带,生活着中国古代民族鲜卑族的慕容部落。吐谷浑是这个部落首领涉归的庶长子,统率着1700户部众,而嫡出的年仅十六岁的弟弟慕容廆由于身份高贵,于公元284年继任了可汗之位。不久,慕容廆和吐谷浑两部的马群在草场上马斗,兄弟俩为此发生争执,吐谷浑一气之下率部众向西远徙。一个新的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就这样传奇般地开始了。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