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半壁在台北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1年第03期 作者: 李东 李一 

标签: 台北市   历史地理   文化地理   博物馆   

在海峡两岸存在着两座故宫博物院,它们都以清室宫廷收藏为基础;在追溯博物院历史时,也都将1925年的开院视作各自诞生的标志。有人说北京故宫不过是一个空壳,真正的国宝都在台北;也有人说迁台的文物仅占原南迁文物的四分之一,台湾故宫博物院根本不能与北京故宫博物院相比。实际情况是怎样呢?
五代董源(?—962年)“龙宿郊民图轴” 绢本,设色,纵183.2厘米,横121.2厘米。中国山水画发展到五代,不仅日趋成熟,而且涌现出开宗立派的大家。董源和巨然开创的南方山水画派系,对后世影响尤大,被文人画家尊为“南宗鼻祖”。
散氏盘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高20.6厘米,口径54.6厘米,重21.3公斤,铭文19行357字,传世品。此盘造型典雅大度,铭文古朴优美,是西周晚期金文中的优秀代表作之一。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晋(公元321—379年),行书,纸品。先后有南宋“绍兴”、贾似道“秋壑珍玩”、金章宗“明昌御览”等鉴藏印。明代曾为冯梦祯、冯铨收藏。康熙十八年(1679年),冯铨之子冯源济将帖献于皇帝。乾隆皇帝称此帖与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为“千古墨妙,珠璧相联”,并将它们同贮于养心殿西暖室,题室名为“三希堂”。1933年此帖随同其他古物南迁上海,1948年运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
宋汝窑天青釉莲花式温碗 汝窑是适应北宋宫廷特殊需要而建立的,所烧瓷器被列为宋代五大名窑之冠。温碗是温酒用具,流行于晚唐至五代、宋。饮酒时,将酒壶放入莲花式碗中,再附一对盏托,别具情趣。此碗通体施青釉,釉面密布细小不规则的浅色纹片,给人以素雅清逸之感。
玉辟邪 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高9.6厘米,长13.2厘米,宽3.55厘米。辟邪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形似狮而有双翼,能除群凶,故汉代的陵墓前及玺印上,常用辟邪为像。

20世纪30年代,面对虎视眈眈的日本侵略者,故宫博物院开始筹划史无前例的“文物万里大迁徙”。当时不少文化名人反对南迁,现在看来,南迁也不失为英明之举

到台湾观光游览,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必不可少的一站。从台北市中心乘出租车,不到30分钟便可抵达外双溪,现在每年到这儿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人数,达二三百万之众。面对斑斓古朴的铜器、温润的玉器、晶莹的瓷器和褪色的字画,人们在感慨藏品精致、丰富的同时,也会生出许多好奇,为什么这些明清宫廷收藏,会在台北而不在北京呢?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产生是以故宫文物迁台为根由的。而这批文物在迁台前,还经历了博物馆界的创举——“文物万里大迁徙”。

责任编辑 / 李雪梅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