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煤海
与沧桑共舞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6年第12期 作者: 刘睿 

标签: 六盘水市   工业地理   

钟灵毓秀又脆弱不堪的喀斯特山峦,急波湍涌奔向珠江的北盘江水,日以继夜处于能源兴奋状态的新工业谷地,轰然掘向地心的庞然大物煤炭综采机,日理百万吨的西南运输通道网,被煤炭彻底改变了生活的原住民……40年来,因诗句“乌蒙磅礴走泥丸”而闻名的贵州西部乌蒙山,已经被开发成为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基地,它与绵延中国西部近千公里的矿藏地质带一样,演绎出人类向自然索取的最强劲乐章。但在它们向东部不间断地输送煤的同时,这些地方的自然平衡也不断地被打破。
贵州西部的很多煤就是从图中的六盘水南编组站运往中国的东部,尤其是两广地区:多年以来,那里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速的地方。

从贵阳发往红果的L151次列车非常普通,但车上的气氛很快就使我想起在甘肃嘉峪关曾经乘坐的一列开往镜铁山矿的通勤火车:许多人彼此熟识,他们热情地相互寒暄。当然这列火车上的乘坐者大多在铁路沿线属于六盘水市的几个矿区生活或者工作。

“这段铁路虽然不算长,也就走七八个小时,可是却分成株六复线、水柏线、盘西支线三段,有3个编组站!”,与我同行的摄影师李贵云30年前就在六盘水做过煤矿工人,有种近乡情切的激动,“贵州地底下的煤比南方其他12省的总和还要多,我们刚过的何家寨隧道2335米长,开凿的时候还遇到过煤层,打出过瓦斯呢!”

责任编辑 / 朱彤  图片编辑 / 吴敬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