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南北古道
上天赐峡路 人马踏捷径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3年第10期 作者: 毕然 

标签: 交通地理   历史地理   文化地理   新疆   古道   

古时候的“丝绸之路”进入新疆后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今日交通版图上的公路几乎已经覆盖了东西方向的古道。相比之下,南北方向的古道还保持着神秘感。新疆作家毕然实地考察了乌孙、夏特、白水涧、车师四条古道,并试图赋予它们以新的内涵。
木扎尔特冰川
夏特古道上最冷艳的画卷
众多天山古道中,夏特古道是危险系数最高的徒步探险线路,这条贯穿天山南北古隘道美丽而冷酷——“美丽”来自鲜花盛开的夏特河谷,“冷酷”则缘于漫长的木扎尔特冰川。这冰川绘制的冷艳画卷,是探险者向往的天堂。木扎尔特冰川大约形成于数万年前的第四纪,是夏特古道上最难穿越的地带。冰谷之中,神秘的古道穿越高山垭口、激流、谷地、古堡,伴着满山遍野的花香和红色的沙棘丛,静静地等待着挑战者的到来。

西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凿空西域”,掀开了东西方之间的最后一幕珠帘,长达万余公里的“丝绸之路”被车马、驼队一步步“踩踏”出来。“丝绸之路”的东段和西段的线路基本是平直、单一的,到了新疆所在的中段部分,往往是多线并行、纵横交织。因为天山山系众多山脉阻隔,“丝绸之路”从天山东段开始,一线分为三支,形成北线、中线、南线3条干道,最后又在天山西端交会。

天山交通网络的形成,一举奠定了西域的“丝绸之路”枢纽地位。如果说东西走向的道路是支撑新疆交通的骨架,那么南北向道路则让这副骨架变得有血有肉。在自然与人类合力之下,天山腹地中诞生了近20条堪称“天路”的南北向古道,它们几乎是由探险先驱用脚步“踩”出来的。据新疆史上最早方志《西州图经》记载,仅在天山东段方圆几百里范围内,就有 9条通道。

责任编辑 / 马子雷  图片编辑 / 孙毅博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