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三峡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4年第01期

标签:

狭义的三峡即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峡谷所在的河段,上至重庆奉节白帝城,下至湖北宜昌南津关,首尾共192公里长。广义的三峡指三峡库区,长江主干道河段部分约660公里长。
“三峡”的概念已有上千年(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峡江”),“三峡库区”却是上世纪末才兴起的—1992年,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后简称“三峡工程”)正式立案,确定将曾经充满激流险滩的河流变成高峡平湖—三峡水库;2003年,三峡水库开始蓄水;2010年,完成最终蓄水位175米。“三峡库区”即受175米蓄水位影响的区域:下至湖北宜昌市、上至重庆江津区,共30个区县、5.67万平方公里。我们文中的“三峡”多指后者,即行政上跨越了重庆市和湖北省的三峡库区。
以宜昌为界,长江分为上游和中下游,三峡位于上游末尾段,其西是四川盆地,以东是江汉平原,三峡所在的群山万壑从东西两边的低地中拔地而起,形成高山深谷,成为长江可以通航的河段中最险峻,因而也最精彩的部分。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河流中,这一段都堪称人文与自然荟萃之地:论人文,一部中国诗歌史、考古史,三峡几乎占有半部;论自然,三峡沿途岩层以编年史的方式,完整记录了地质史上数亿年来的演变……在过去漫长的历史里,累积了各种意义的三峡几乎成为中国的名片,流传至全世界。
但是自库区蓄水以来,高水位淹没了沿岸城市—上百万人的家园、数千件文物……2003年库区第一次蓄水时,我们深入三峡,考察库区移民、生态环境及文物的命运,十余年过去,移民是否在新的家园开始了新生活?当初备受争议的生态环境,如今变得怎样了?……我们邀请作家、摄影师和专家重访三峡,为这些问题寻找答案,并用一系列珍贵的地图和老照片,重新勾勒蓄水之前的三峡风貌。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