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里的关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24年第10期

标签: 历史拾遗   

关隘之险,通常被列为“地险”与“人险”的结合,是自然地理与人类活动紧密互动的产物。险要的地势与山川,仅是产生关隘的条件之一。更重要的,则是历朝历代的形势所需。经济重心、政治中心的转移,新的交通动脉的修建,国境线的变迁,与敌国的攻守形势的演变,战争技术的进步等等,都会塑造王朝不同的防御重心,因而重要关隘的分布也各有不同。有千年不易之险要,也有一时因敌为防之险要。关塞格局的演变,就成为观察历史转折与时代变迁的窗口。

先秦

大一统的帝国尚未建立,天下分裂成多个小国,彼此争斗不休。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很难形成天下关隘整体格局。不过,到了战国中晚期,一个模糊的关隘体系出现了。《吕氏春秋·有始览》提出“山有九塞”的命题,并且给到了具体关隘:大汾、冥阨、荆阮、方城、殽、井陉、令疵,句注、居庸。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