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 不止为了出行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24年第04期
图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传)北宋苏汉臣绘《货郎图》。画中货郎车为前有助手牵引的手推车。车上货物众多:左右货筐内,有古琴、螺钿漆盒、投壶、地毯等“奢侈品”;筐外挂着笸箩、算盘、扫帚等生活用品和厨具;竹筐上方,悬挂帽子、香囊、膏药、挂饰等小件商品和乐器、玩具。
供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供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货郎车:物事人情“直通车”
要说货郎车,首先得说货郎。货郎的出现,是宋代时的事情。当时商品经济发达,城乡财富有了一定积累,人们需要便捷直接的购物方式,便有了走街串巷贩售日用杂货的货郎。
也是从宋代开始,以货郎卖货为主题的《货郎图》,出现在中国传统书画中。画中的货郎,大都是中年男子,身穿短衣,裹着头巾,精明干练。他们的“货”呢?有的摆放在扁担两头的竹编框中,一层叠一层,满满当当,比如故宫博物院藏传为李嵩绘的《货郎图》。有的则更高端,用上了车子。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传)北宋苏汉臣绘《货郎图》,画中货郎就是“有车一族”。
图片编辑 / 吴西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