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胪井刻石 国宝追索 未完待续
公元714年,唐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大唐使臣崔訢(一说为“崔忻”)站在辽东半岛最南端的都里镇(今辽宁旅顺口),在阵阵海浪声中,他决心要勒石为铭,纪念刚刚结束的漫长行程。
崔訢在黄金山下凿井两口,又在井旁巨石上,命人刻下29字铭文:“敕持节宣劳靺羯使鸿胪卿崔忻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它被称为“鸿胪井刻石”,这不仅是现存与渤海国政权有关的碑志刻石中年代最早、名声最盛的一块,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宣示主权的重要文物。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