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国 为周王室守控南土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23年第11期 作者: 朱立勋 

标签: 历史拾遗   文物故事   文化遗产   

平顶山应国墓地的发掘,掀开了应国历史的面纱。应国在南北交通中处于节点的地位。西周初年,应国担任“监”,以镇抚殷商南土旧国和周边部族,成为西周在广阔南土中嵌入的钉子。
降神用的圣物
邦交礼节的见证
图为出土于M232墓的青铜人面具,整器作侧视人面形。头顶、鼻梁、下颌、脑后各有一对小穿孔,可能系于人面部或固定于某一位置,作为巫舞的道具。
图为匍盉。器身作雁形,铜人与盖钮连铸,呈执壶之态。匍盉盖内有铭文,记述了应国使臣“匍”出访邢国的场景,成为西周诸侯国邦交互访的见证。

河南省平顶山市的西北郊,有一道起伏低缓的土岭。它的南端濒临白龟山水库,西侧紧靠着古应河,犹如一条横卧的土龙,得名为滍(zhì)阳岭。滍阳岭上土层深厚,人们常在这里取土烧砖。

1979年的一天,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接到一个电话。宝丰县的文保人员,从废品收购站得到了一只西周晚期的青铜簋。簋是先秦的一种高等级礼器,器身上一般会有铭文。经过清理和辨识,专家果然在青铜簋的腹内发现了3行12字的铭文,内容为“邓公乍(作)、应嫚毗媵簋、其永宝用”。西周邓国故址在今湖北襄阳一带,这只邓公簋为什么会出现在平顶山呢?

责任编辑 / 杜聪  图片编辑 / 朱浩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