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者有其屋 史前中原的居住革命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23年第11期

标签: 古代生活   历史拾遗   

当人们不再满足于风餐露宿、穴居野处的生活,房子就出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河南先民,会建造怎样的屋宅遮风避雨?

房子是怎么出现的?《墨子·辞过》把背后的动因归结为“下润湿伤民”:“圣王”看到“陵阜而居,穴而处”的百姓饱受潮湿和野兽蛇虫的侵扰,于是开始有意识地营建屋宅。这个“圣王”很可能只是虚指,因为摆脱山居穴处的生活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规律,只不过得有个前提,即生产力的提高。而史前的河南,走在了居住革命的前列。

在河南,史前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序列:从简单的地穴、半地穴式,到地面起建;从土筑地面,到铺造红烧土硬面;从单间,到多间、套间……有赖于黄土丰厚、土质细密的先天条件,河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房址,呈现出建筑技术逐步提高、房屋结构趋于复杂的特点,这个变化过程,在几处重要遗址上体现得尤为真切。

责任编辑 / 郭婷  图片编辑 / 朱浩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