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与运河的“爱恨情仇”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22年第07期

标签: 历史拾遗   

历史上,黄河泛滥成灾如家常便饭,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它在进入河南东部之后,河道摆动之大,北至天津、沧州,南至淮安,影响着诸多运河河道。因此,如何处理大运河与黄河的关系,就成了令统治者倍感头疼的难题。二者的恩怨纠葛,一直持续到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铜瓦厢决口改道,在山东张秋镇穿运而过,运河遭到分割。黄河在运河以西无固定河道,平地漫流百余里,最终在山东北部夺大清河入海。黄运之争,也就此落下帷幕。本页展示了元明清历代对黄运关系的治策。

借黄行运
元朝初年,先后开凿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等,从而全线贯通京杭大运河。不过在徐州至淮安段,并没有修建人工河道,而是借助南宋以来形成的黄河河道为运道。但是,黄河水性桀骜不驯,徐州附近屡屡决口,运河也受此侵扰常常漕运中断。所以,借黄行运并非良策。
引黄济运
元代修成山东会通河后,常苦于水源不足,故常引黄济运,补充水源,直到明代前期仍是如此。元末,运河决口于开封北金龙口;洪武元年,再决于曹州(今山东菏泽)双河口。明代在塌场口引黄河水,接济徐州运道。然而,引黄济运弊大于利,黄河的泥沙极易淤塞运河,所以明代最终采取了遏黄保运的政策。
遏黄保运
元末明初黄河泛滥改道,愈演愈烈,宣德至弘治年间(1426—1505年),河道尤其不稳定,下游河道分为九支,危及大运河的安全,遂引起朝廷重视。弘治六年(1493年),刘大夏主持治河,截断北路,筑堤挡水,名太行堤,成功防止黄河北决冲运河堤。但下游河道依旧摆动,经万历年间潘季驯治河,将下游河道固定下来,即今天的废黄河。
避黄行运 南阳新河
明嘉靖初年,黄河在曹县等地决口,运河淤塞,朝廷议凿新河,欲借南阳湖和昭阳湖作为抵御黄河的屏障,以避黄河干扰,但并未完工。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黄河在沛县决口北流,鲁运河自济宁至徐州段淤毁,于是重议新河,由工部尚书朱衡兼理河漕。历时八个月竣工,北起南阳镇,南经微山县夏镇至留城,全长70多公里,即南阳新河,也叫夏镇新河。新河与湖西旧河相隔15公里,地势较高,以湖泊为缓冲,通黄运口也东移至留城。
泇运河
南阳新河修通后,徐州至淮阴段仍然是借黄行运。隆庆三年(1569年),黄河在沛县决口,粮船受阻于邳州。朝廷议开泇运河,但反复提案与否决。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黄河大水,舒应龙治河,在微山湖东韩庄开了一条20公里长的河渠,即韩庄运河,后来成为泇运河的上游。六七年后,总河刘东星继续开通泇河,未成而累死于工地,李化龙继任总河,最终在三十三年(1605年)完工。泇运河从夏镇至宿迁接黄河,利用自然河流泇河开凿而成,全长130多公里,从此大运河不再行经徐州城区。
中运河
南阳新河与泇运河实现了邳州以北黄运分离,但邳州以下仍未避开黄河对运河的影响。清河道总督靳辅,对此用力颇深,康熙十九年(1680年),靳辅开挖皂河,上接泇河,下连运河,开成相对稳定的张庄运口。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靳辅议开中河(中运河),两年后完工,中河起自宿迁西张庄运口,东经骆马湖口,引骆马湖水济运,在淮安入黄河,全长90公里。中运河是京杭大运河形成最晚的一段河道,其开通彻底结束了借黄行运的历史,也宣告了京杭大运河的定型。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