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甲胄 “非虚构性”群英装备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22年第04期

标签: 古代生活   历史拾遗   

关羽出场就一定得攥着青龙偃月刀?吕布的行头就必须是兽面吞头连环铠?我们“习以为常”的这些三国装备,其实与真实的历史相去甚远。

明宣德时期,有个叫商喜的宫廷画师,留下了一幅《关羽擒将图》,题材取自《三国演义》中关羽水淹七军、生擒魏将庞德的故事。仔细观察,会发现画面上披甲执锐的人物形象,与明十三陵神道两侧的大汉将军(即殿廷卫士)像极为相似。另一尊藏于河南省新乡市博物馆的明代关公铜塑,也是丹凤眼、美须髯,头戴软巾,身穿明代仪仗甲胄的威严模样。一如我们想象中的关羽。

大盆领骑兵甲 护颈
加高的领口如同铁盆能有效防范明枪暗箭
图展现的是三国两晋骑兵的甲胄特征:头戴铁胄;上身着身甲,戴披膊、护臂;下身穿腿裙,既护住大腿,也利于上马活动。肩颈处的盆领,与披膊连接,方便穿脱,又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头颈这一脆弱部位暴露在外的风险。
模特/郝岭

然而,巨大的肩吞(肩部连接肩甲的金属兽头)、腹吞(身甲腹部的防护装饰部件),以及文武袍的穿着方式,在汉末其实尚未出现,当年的关羽绝不可能如此穿戴。

责任编辑 / 郭婷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