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葡萄纹 | 丝路上的浪漫名片
提起新疆,耳畔立刻会响起一句话:“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瓜果似乎是新疆地区的一张名片,而新疆的少数民族、特别是维吾尔族,也将这张名片穿在身上:将巴旦木(扁桃)绣成花帽,戴在头上;把葡萄、石榴、无花果绣成坎肩,披在肩上;还有花草瓜果纹样俱全的毛毡毯,铺在地上。瓜果之乡的儿女,一望便知。而在这些瓜果纹样中,葡萄纹历史最久、影响力最大。
西周至春秋
田园葡萄纹彩陶罐
新疆和静察吾乎沟出土
供图/FOTOE
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区种植葡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断代为公元前1000到前500年的新疆古墓,曾出土彩绘葡萄纹陶罐,展现了当时田园中普遍种植葡萄的情形。
田园葡萄纹彩陶罐
新疆和静察吾乎沟出土
供图/FOTOE
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区种植葡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断代为公元前1000到前500年的新疆古墓,曾出土彩绘葡萄纹陶罐,展现了当时田园中普遍种植葡萄的情形。
3000年前的葡萄纹
我们大都熟悉这个故事: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许多异域植物的种子,其中就有葡萄。《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这里的“蒲陶(桃)”,就是葡萄,学者认为是希腊语BOTPUSO的译音。中原地区从汉代开始种植葡萄,那当时的西域,也就是如今新疆各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是什么时候开始和葡萄结缘的呢?一只远古陶罐上的葡萄纹,给了人们答案。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