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船 巧智百出的谋生工具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6年第09期 作者: 盛文强 

标签: 历史拾遗   古代生活   

渔谚道:“船隔三寸板,三寸板内是娘房,三寸板外见阎王。”这单薄的“三寸板”,承载的是渔民的全部身家性命。自古以来,渔民和船工为了增加安全性、提高产量同时控制成本,在这“三寸板”上动了无数的心思。
最美的渔船
距台湾岛东南50海里的兰屿,居住着以捕鱼为生的雅美人。每年3至7月是飞鱼汛期,雅美人乘着特制的木船出海打鱼。雅美人视船为第二生命,他们将这种小木船装饰得极富美感。
图为雅美人的渔船,尖尖的头尾高高翘起,船身上雕刻有繁复的花纹,漆成红、白、黑相间的颜色,行进在蓝色的海洋上非常醒目。

在水上立足

船起源于何时?这个问题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渺不可考。从古籍记载来看,古人仍是习惯于将这一伟大发明归之于传说中的英雄人物,比如明代的《物原》中说,“伏羲始乘桴,轩辕作舟楫”。此外,《山海经》和宋代的《事物纪原》等文献认为舟船的发明者为番禺、伯益等人,可谓众说纷纭。

其实船并非一两个人的独立发明,而是先民在长期的劳动中不断摸索、不断改进而成。人类文明大多起源于江河湖海之畔,丰富的水产吸引着人类的脚步。我们的先民善于师法自然,从自然现象中受到启发。《淮南子·说山训》中说古人“见窾木浮而知为舟”,《世本》也说“古者观落叶因以为舟”。水上漂浮的枯木、落叶都是灵感的来源。

责任编辑 / 陈伟峰  图片编辑 / 吴西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