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的鱼坝

鱼坝与人
罗梭江上,两条木栅栏自河中心远远地延伸到两岸,次第降低,这是傣族人特有的鱼坝。竹条编成的过滤鱼台,令村民可以“坐享渔翁之利”。图中的妇女正在拣拾鱼台上的收获,满带着丰收的喜悦。
罗梭江上,两条木栅栏自河中心远远地延伸到两岸,次第降低,这是傣族人特有的鱼坝。竹条编成的过滤鱼台,令村民可以“坐享渔翁之利”。图中的妇女正在拣拾鱼台上的收获,满带着丰收的喜悦。
中国的西南边陲,一条名为罗梭江的河流蜿蜒流淌于西双版纳境内,在勐仑的群山之间斗折盘旋,然后冲出峡谷,向南奔流而去,最终汇入澜沧江。勐(měng)仑,是以傣族人口为主的一个小镇子。这里的人们世代生活在罗梭江边,掌握着一种特殊的捕鱼技法——鱼坝。
入秋后,便进入了旱季,此时雨水渐少,江水也安静了下来。傣族人在罗梭江上筑起鱼坝,开始旱季的捕鱼。所谓鱼坝,顾名思义,就是捕鱼的堤坝。通常用木架和竹条构成。选择一处水深1米左右、且带有坡度的地方,先在岸上用三根树干制成三脚架,然后送入江水中,并在接榫处套上圆锥形的竹篓,里面装入石头,以起到固定作用。数十道木架排列左右,呈V字形向内集中,并用编织的长竹条连接起来。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