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3年的圆明园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4年第10期

标签: 海淀区   遗址   历史拾遗   古迹探秘   文物故事   

夏宫,是外国人对圆明园的称呼。1873年,这座夏宫已经沦为一片废墟,尽管一直有士兵把守,但早已力不从心。这一年,在大清海关工作的德国人恩斯特·奥尔末(Ernst Ohlmer),与朋友一起从守卫稀松的东北角进入夏宫,用相机记录下了那时的圆明园。这座辉煌不再的皇家园林,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因为它的建筑是中西结合的“最极致的样本”,还因为其中使用了大量他喜爱的琉璃做装饰。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映入你眼中的是装饰物丰富而动人的色彩,浸润在北京淡蓝色的天空里,随着脚步和阳光变幻……让人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到了‘一千零一夜’的世界”。

谐奇趣的音乐亭
这张照片,是在谐奇趣主楼南侧的楼梯上拍摄的,整座建筑呈现出浓郁的西洋风。连接主楼和音乐亭的,是一组券门组成的廊桥,上方是繁复浮华的蔓草装饰。有意思的是,这种带有强烈洛可可(ro-caille)风格的装饰,却是用中国的琉璃制成。音乐亭是一幢八角形的两层建筑,门两侧的立柱饰以典型的西洋涡卷式柱头,豪华又美观。细看此处的石栏杆,尽管过了一百多年,依然莹白如玉,可见营造西洋楼时选材之讲究,更可见乾隆时中国国力之强盛。
花园门里的造访者
4位外国人坐在花园门前,或坐或卧。1860年以后,尽管依然有兵丁把守,但早已阻挡不住这些好奇的国外造访者。除了奥尔末,还有几位摄影师也拍摄过圆明园,其中有据可考的摄影师有托玛斯·查尔德和泰奥菲勒·皮瑞。从照片中可以看到,门洞内隐约可见黄花阵入口两边的石柱以及中央的西式亭子。但其实,券门上方纹饰构成的兽首还是中国传统样式,大概要镇住中国的邪灵,还得依靠中国自己的神兽。
图是谐奇趣主楼东侧面的装饰,灵芝和宝瓶形状的琉璃,安放在西式的建筑中,倒也和谐。
亦中亦西
遒劲的枝干,掩映着这座西洋楼景区内最为精美的建筑——海晏堂。据史料记载,它的墙隙处都是五色琉璃的蕃花,抹着浅粉红灰,屋顶是孔雀绿色的琉璃瓦。从奥尔末的照片上看,屋顶和楼板都已坍塌,透出一股凄美之感。在整个西洋楼区域,类似“西式其外,中式其内”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乾隆皇帝曾因美人鱼喷泉不雅,而在西式喷泉池里装上了十二生肖头像。
有意思的是,如果放大门洞内的细节(如图),会发现在华丽的西式风格背后,是传统的中式建造手法:建筑以砖墙砌成,墙壁中曾镶嵌有支撑用的木柱,被火焚烧后留下了一道道深沟。
大水法的曾经风华
这或许是圆明园里最著名的景点,甚至成为圆明园的标志。从奥尔末的照片上看,原本为观赏喷泉而建造的大型水景,已经被荒草包围,只能隐约看见大理石砌成的水池边缘。大水法巴洛克风格的拱门中央,原本是一组石刻水盘,水流能由此层层跌落,汇入水池中,再经由周边的铜鹿、铜狗、石鱼等动物造型的喷泉喷出。大水法牌坊上,洛可可风格的蚌壳造型装饰,当时还完好无损,精美异常,与拱门浑然一体。如今的大水法丢失了很多装饰部件,牌坊上留下了一个方形的缺口,显得简单了很多。

责任编辑 / 戴莹  图片编辑 / 吴西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