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里的植物密码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4年第10期 作者: 吴祥艳 

标签: 古迹探秘   历史拾遗   海淀区   

农桑野趣
杏花春馆位于九洲景区西北端,也是整个景区的最高点,意仿西北昆仑山。这处景观以唐代诗人杜牧在《清明》一诗中所描绘的“杏花村”为意象,呈现了一种纯朴的田园情趣。馆前的菜圃里根据不同的季节,种植有各类瓜果蔬菜。一到春季,杏花烂漫,皇帝总要来到这里品酒赏花。在完成的复原图中,一共呈现了油松、侧柏、旱柳、绦柳、楸树、核桃、柿树、七叶树、丝棉木、桑树、连翘、杏等数十种植物。

造园者借它们画龙点睛,帝王用它们宣扬教化,而今天,我们则借助它们——四时花木,来读懂圆明园的文化密码。圆明园中曾盛放哪些奇花异草?每个庭园景观的植物如何巧妙组合?古今花卉的双重身份怎样一辨究竟?植物景观复原专家将为我们一一揭晓。

圆明园内一百五十余处景观

“所有的山丘都被树木覆盖,这里最常见的是开花的树。再远一点,你可以看到空无人迹的山上郁郁葱葱的野生树丛。那里有高大的用材林,也有外国树种、花树、果树……”。乾隆朝法国传教士王致诚,在给友人的信件中,曾极力描摹亲眼目睹的圆明园盛景,希望借此把奇异瑰丽的植物景观,重现于大洋彼岸友人的眼前。

责任编辑 / 杨思  图片编辑 / 吴西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