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看不见的“圆明园”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4年第10期

标签: 海淀区   遗产风景   历史拾遗   

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圆明园。150余年前的那场罪恶之火,永无休止地在一代代国人内心深处蔓延,唤起悲痛、忧伤、自强……但圆明园却远远不止这些,经过清朝五位皇帝: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的不断经营,它成为集明清园林建筑之大成的“万园之园”。它到底有多美?且让我们跟随“圆明园复原图”和历史故事,去追寻看不见的圆明园吧。

方壶胜境
方壶胜境建成于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位于福海东北岸湾内,是后代众多学者考证后公认的圆明园中最为宏伟美丽的建筑。方壶胜境是以人们想象中的仙山楼阁为题材而建造的寺庙建筑。此景前部的三座重檐大亭,呈“山”字形伸入湖中,中后部的九座楼阁中供奉着2000多尊佛像、30余座佛塔,建筑宏伟辉煌。整个方壶胜境景群于1860年10月被英法联军劫掠后焚毁。焚毁初期,这片遗址上还残存有相当数量的建筑构件,其中以石制为多。如今通过3D技术虚拟复原的方壶胜境,宫阙鳞瓦参差,凭水而立,面临巨湖,薄雾升腾,宛如仙境。图为方壶胜境复原图。
光风霁月
光风霁月四面邻水,位于坦坦荡荡景区金鱼池的中部,北望碧澜桥,南与坦坦荡荡大殿相对。在乾隆时期《圆明园四十景图》中,光风霁月为5开间的歇山顶建筑。然而在考古现场,这里却显示出6开间的建筑规模。后经专家分析,遗址中最西侧的一间房屋的挡土墙基质地与尺寸,和其他五间略有出入,推断可能为后来改建的结果。图为光风霁月复原图。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