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传统美色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2年第12期
标签: 历史拾遗
那条美丽的间色裙·初唐
上着窄袖圆领对襟短衣,外套圆领锦缘半袖,下着红白间色裙,披黄纱帔巾,是初唐仕女最典型的造型之一。尤其是那条红白相间的裙子,自魏晋以来便广泛流行,在壁画上,在复原后,都美轮美奂。间色裙即两种颜色的布条相拼接而成的女裙,所间颜色除红白外,还有红黄。唐代襦裙装色彩搭配大胆浓烈,红、黄、绿、紫都会用到,尤以红绿搭配最为常见。
复原依据:
初唐麟德二年(公元665年) 陕西礼泉昭陵李震墓壁画
初唐光宅元年(公元684年) 陕西礼泉安元寿墓壁画
初唐麟德元年(公元664年) 陕西礼泉昭陵郑仁泰墓女俑
上着窄袖圆领对襟短衣,外套圆领锦缘半袖,下着红白间色裙,披黄纱帔巾,是初唐仕女最典型的造型之一。尤其是那条红白相间的裙子,自魏晋以来便广泛流行,在壁画上,在复原后,都美轮美奂。间色裙即两种颜色的布条相拼接而成的女裙,所间颜色除红白外,还有红黄。唐代襦裙装色彩搭配大胆浓烈,红、黄、绿、紫都会用到,尤以红绿搭配最为常见。
复原依据:
初唐麟德二年(公元665年) 陕西礼泉昭陵李震墓壁画
初唐光宅元年(公元684年) 陕西礼泉安元寿墓壁画
初唐麟德元年(公元664年) 陕西礼泉昭陵郑仁泰墓女俑
结我红罗裾·东汉末年
“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乐府诗·羽林郎》这两句诗,反映了那时红色的使用已经很普遍。西汉时,民间开始大量人工种植茜草,可染得赤、绛等多种红色调。红花此时也自西北传入内地,较为鲜明的红色也随之出现。大约东汉后期开始,襦裙成为妇女流行的外服,色调上则以赤红、黄白、浅绿为主,这从东汉至曹魏的出土壁画、砖画上可以得到印证。红罗裾、黄襦裙,翩翩的衣褶里,是东汉末年的风情。
“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乐府诗·羽林郎》这两句诗,反映了那时红色的使用已经很普遍。西汉时,民间开始大量人工种植茜草,可染得赤、绛等多种红色调。红花此时也自西北传入内地,较为鲜明的红色也随之出现。大约东汉后期开始,襦裙成为妇女流行的外服,色调上则以赤红、黄白、浅绿为主,这从东汉至曹魏的出土壁画、砖画上可以得到印证。红罗裾、黄襦裙,翩翩的衣褶里,是东汉末年的风情。
复原依据:
东汉 仕女图木板画
东汉 河南荥阳苌村汉代壁画墓
汉魏 甘肃酒泉、嘉峪关墓砖画
汉魏 辽宁辽阳三道壕汉魏墓壁画
东汉 仕女图木板画
东汉 河南荥阳苌村汉代壁画墓
汉魏 甘肃酒泉、嘉峪关墓砖画
汉魏 辽宁辽阳三道壕汉魏墓壁画
少女的大袖裙襦·隋
当这尊隋代大业年间的女侍俑,被复原而立体呈现时,那仪态之美、色彩之美令人叹为观止。湖北一带南北朝时多属南朝,隋至唐初服饰仍有较多南朝风貌。如此例头梳双髻,内穿圆领小袖绢内衣,外套交领右衽大袖纱上衣、长裙、腰束宽带、足穿笏头履。可惜的是,女侍俑出土时已没有色彩,但据史料,隋朝服装色彩多以浅淡色系为主。
当这尊隋代大业年间的女侍俑,被复原而立体呈现时,那仪态之美、色彩之美令人叹为观止。湖北一带南北朝时多属南朝,隋至唐初服饰仍有较多南朝风貌。如此例头梳双髻,内穿圆领小袖绢内衣,外套交领右衽大袖纱上衣、长裙、腰束宽带、足穿笏头履。可惜的是,女侍俑出土时已没有色彩,但据史料,隋朝服装色彩多以浅淡色系为主。
复原依据:
大业(公元605-618年) 湖北武昌周家大湾隋墓隋朝女侍俑
隋大业(公元605-618年) 湖北武汉市东湖岳家嘴隋墓陶俑
大业(公元605-618年) 湖北武昌周家大湾隋墓隋朝女侍俑
隋大业(公元605-618年) 湖北武汉市东湖岳家嘴隋墓陶俑
薄纱笼罩的艳丽·五代
《簪花仕女图》中那一低头的温柔,令人魂牵梦绕,而美人所穿的服饰,同样也很讲究。唐末五代开始,贵妇所穿的长裙多采用鲜艳的大红色,上或夹缬或扎染彩绘团花。同类纹样和色彩在敦煌藏经洞出土五代引路菩萨供养人、五代陕西彬县冯晖墓壁画以及出土与五代同期的辽初丝绸中均可见到。而贵妇长裙外披大袖纱罗衣也是当时的潮流,轻薄透明的罗衣,给美人增添了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意境。
《簪花仕女图》中那一低头的温柔,令人魂牵梦绕,而美人所穿的服饰,同样也很讲究。唐末五代开始,贵妇所穿的长裙多采用鲜艳的大红色,上或夹缬或扎染彩绘团花。同类纹样和色彩在敦煌藏经洞出土五代引路菩萨供养人、五代陕西彬县冯晖墓壁画以及出土与五代同期的辽初丝绸中均可见到。而贵妇长裙外披大袖纱罗衣也是当时的潮流,轻薄透明的罗衣,给美人增添了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意境。
复原依据:
唐末五代 周昉《簪花仕女图》
唐末五代 周昉《簪花仕女图》
市井的色彩·宋
与上层社会的色彩相比,市井的则要朴素得多。右图为宋时的普通妇女装扮,以窄袖上衣以及各种裙裤为主。或仅着窄袖上衣与抹胸长裤,腰内系围件;或套外开衩长裤;或于腰间系短裙便于劳作。宋代妇女外出或劳作时,时常在冠子或者发髻上背蒙一块头巾,或可称为“盖头”。从宋代传世风俗画中众多的农妇形象中可以看到,当时头巾多用深青,上衣、外裙一般以青绿白色系为主。不过,如上图中所示,她们的里裤、兜肚抹胸则往往用鲜亮的浅红色,在冷色调的外衣下露出一抹亮色。
与上层社会的色彩相比,市井的则要朴素得多。右图为宋时的普通妇女装扮,以窄袖上衣以及各种裙裤为主。或仅着窄袖上衣与抹胸长裤,腰内系围件;或套外开衩长裤;或于腰间系短裙便于劳作。宋代妇女外出或劳作时,时常在冠子或者发髻上背蒙一块头巾,或可称为“盖头”。从宋代传世风俗画中众多的农妇形象中可以看到,当时头巾多用深青,上衣、外裙一般以青绿白色系为主。不过,如上图中所示,她们的里裤、兜肚抹胸则往往用鲜亮的浅红色,在冷色调的外衣下露出一抹亮色。
复原依据:
南宋 梁楷 《蚕织图卷》
南宋 梁楷 《八高僧图卷》
南宋 李嵩 《货郎图卷》
南宋 李嵩 〈市担婴戏〉
北宋 王居正 《纺车图》
南宋 梁楷 《蚕织图卷》
南宋 梁楷 《八高僧图卷》
南宋 李嵩 《货郎图卷》
南宋 李嵩 〈市担婴戏〉
北宋 王居正 《纺车图》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