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的诞生

这是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玉门关,为一座耸立在戈壁滩上的四方形小城堡,曾是汉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摄影/陈淮
探寻汉国号之源
公元前202年2月,在定陶(今山东定陶县西北)附近的汜水之北,汉王刘邦即皇帝位,定国号为“汉”,这是“汉”作为国号的发端。其实早在公元前206年,沛公刘邦被立为汉王时,“汉”已具有了不凡之意。汉国号是怎样得来的?

汉水—汉朝—汉文化,一个“汉”字、如一条血脉贯穿了数千年的历史。今天的汉水依然清澈、安宁,一泓清水仍在追忆着远逝的不朽岁月。
公元前208年,项羽、刘邦等反秦众将共同拥立在民间为人牧羊的楚怀王之孙熊心为主,仍称“楚怀王”。楚怀王与诸将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后来,刘邦先入咸阳,理应称王关中,但项羽不答应,他率40万大军,攻破函谷关,进屯新丰、鸿门,准备消灭刘邦,还预备了一场“鸿门宴”,让刘邦有惊有险。项羽不愿让刘邦据关中为王,又不便违背怀王约命,乃与谋士范增商议,以蜀、汉亦属关中之地为由,于公元前206年2月封沛公为汉王,掌控巴、蜀、汉中三郡,建都南郑(今陕西汉中)。沛公一听大怒,欲发兵攻打项羽。周勃、灌婴、樊哙等将领皆劝沛公受封,萧何亦谏劝沛公权且屈居一人之下,据汉中为王。萧何是这样劝刘邦的:“《周书》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语曰‘天汉’,其称甚美。夫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沛公采纳了萧何的谏言,受封为汉王,以萧何为丞相。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