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民族美色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2年第12期

标签: 文化符号   

织进色彩的生活
寻遍大江南北,除了星星点点的蓝染,大概海南的黎族是保留传统颜色及其染色技艺最多的民族。随处可觅的芒果核成为他们新奇的固色和媒染工具,他们用当地一种树叶染出土黄色,用乌墨树皮染出黑色。此外,灰色、土红、褐色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图中的黎族妇女使用原始的踞腰织机,将那些绚丽多彩的颜色织进黎锦,也织进了绵长的生活中。摄影/范菁
印象派的艺术品
在云南大理周城镇,花花绿绿的布包,整齐地排布在横杆上,与蓝天相映成趣。周城镇是扎染之乡,几乎“家家有染缸、户户出扎染”。这种扎染,古时被形象地称为杂花布,需经过手工绘图、扎缝、染漂、扎花、碾平等数道工序方成。扎染通常以白、青两色为主色,而周城的扎染却别具一格,更多的色彩在布匹上交融、争奇斗妍,充满了随机和偶然,更像是一件印象派的艺术品。摄影/谢罡
感知自然之色
一位维吾尔族妇女张开双臂,将一条维吾尔族传统刺绣作品展露出来,红、蓝、绿、黄,极具张力的色彩,正是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下,维吾尔人对不同季节缤纷色彩的感知。月的圆、藤的曲、蔓的攀缘、草的颤动、花蕊的艳丽、叶的轻浮、羊角的弯曲、鹿眼的瞻视都被深情地融入到这些色彩之中。他们所用的彩线,几乎都是用各种有色植物和矿石染就,要花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工日才能完成。摄影/沈桥

责任编辑 / 戴莹  图片编辑 / 余荣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