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贡砖
大运河流出的传奇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9年第11期 作者: 徐林正 

标签: 遗产风景   历史拾遗   临清市   

暮色苍茫的傍晚,山东临清北郊的舍利塔如同戴着盔甲的将军,孤独地矗立在已经干涸的运河岸边,“临清的砖,北京的城,相隔八百里,漕运六百年,紫禁城上有临清”,一位收工的老农慢慢悠悠地吟诵起一度流传的民谣。民谣传诵的是这样的故事:临清烧制的贡砖,经过大运河,源源不断地输往北京城。史家又另有一说,“北京城是漂来的”,意指明清两代所营建的北京城,其衣食住行所需物品都通过京杭大运河由富庶的南方运到北京。
从明朝嘉靖年间伫立于北京天坛回音壁北面至今,这些从大运河上“漂”来的临清贡砖已历经了近500年的沧桑,岁月荏苒,它们依旧严丝合缝、坚固如昔。摄影/耿艺

为什么是临清

运河改变了临清,临清砖又建造了北京,为何在众多的运河城市中,偏偏是临清有这样的殊荣?我翻看地图,直奔山东而去,只见临清正处在河北、河南、山东三省交汇处,而那条从杭州流向北京的大运河,正好从南向北穿过聊城、临清,流经临清境内竟长达百余公里。于是一个小小的临清城在明清时期,凭借着京杭运河400年的漕运码头和货物集散地的地位,一跃成为和苏州、杭州、张秋齐名的四大商埠(俗话说,南有苏杭,北有临张)之一。尤其是明嘉靖年间到清乾隆初年,临清“帆船如林,百货山积,……绵亘数十里,市肆栉比”。此时的临清州界超过15公里,人口达100多万,在北方城市中仅次于天津。

临清籍学者季羡林这样描述家乡当年盛况:“文人学子、达官贵人、贩夫走卒、赶考举子,只要从南方进京,几乎无不通过临清。遥想当年舟舶星聚,帆影云展;市尘扑地,歌吹沸天;车水马龙,商贾联翩。景象何等繁华动人!”给临清已然繁华的景象里再添一笔的,就是临清贡砖。

责任编辑 / 戴莹  图片编辑 / 余荣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