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历史里的中国犀牛
标签: 文化符号
这件错金银云纹铜犀尊,长58.1厘米,1963年出土于陕西兴平豆马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根据其通体遍布的流云纹,可以推测是西汉的器物。摄影/聂鸣
从“焚林而猎”到“犀甲军装”
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在野外遇到犀牛,是件平常的事情,大约相当于今天在田野里遇到兔子。根据甲骨文的记录,当时称犀牛为“兕(sì)”,被捕杀后主要供人食用。在《殷墟文字乙编》第2507片记载的“焚林而猎”卜辞中说,殷王一次就捕获林中的犀牛71头。
然而实际上,此时的黄河流域,家猪饲养已经渐渐发展起来,与这种主宰饭桌数千年的肉类相比,犀牛的肉恐怕并不是那么有竞争力。那么,“焚林而猎”式的大量捕杀,除了食其肉外,犀牛也应该有了其他用途。国家博物馆藏的一件牛骨证事刻辞“宰丰骨匕”,为这个假设提供了线索,从上面刻的文字可以看到,此“匕”就是用殷王赐予猎获的犀牛骨制作的。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