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东路353)哈同地产
上海的制造

图为1912年孙中山与哈同等人的合影。

一出南京路地铁站,人们就能看到353大楼的身影(摄影/余荣培),而它的前身慈淑大楼,知道的人未必很多。和许多当时南京路上以“慈”字打头的房产一样,慈淑大楼也是英籍犹太人哈同的产业,今天,老辈的上海人提起哈同还会津津乐道。这位犹太地产大王,曾经盘踞了南京路半壁江山,甚至繁华了一个世纪的南京路的崛起,都有他的巨大功劳。这位地产大王在政界的交游也很广阔。
在上海市中心的南京西路,曾经有一座漂亮的大花园——爱俪园,里面小桥流水,奇山怪石,景致绝佳,为上海私人花园之冠,被人们称作“海上大观园”,它是哈同为爱妻修建的礼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将此作为兵营,20世纪50年代初,这里又改建为“中苏友好大厦”。从此,这座上海近代最大的园林杳无踪影,唯有至今仍存留的哈同大楼、慈淑大楼、嘉陵大楼、慈安里大楼,依旧叙说着主人往昔的辉煌。
哈同,曾经因为一亿七千二百万元的巨额遗产和旷日持久的哈同遗产案而名噪上海滩,他是旧上海的一抹玫瑰色传说。这位出生于巴格达的流浪汉,是怎么在上海滩崛起的?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