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居
各有各的道理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0年第09期 作者: 李秋香 

标签: 历史拾遗   古迹探秘   文化遗产   民居   

说到民居分类,无论是“中国传统民居”系列邮票的四大类二十一种,还是各种民居书籍中所作的五大系、九种、十三类、十八项,任何一种分类法都不能涵盖全部民居样式。中国传统民居的宜居和丰富,不仅反映了其蕴涵的文化理念、审美特点、技术水平、社会认同,还体现在它顺应环境,因地制宜,因此中国传统民居的特点就在于建造的各有各的道理。
光长石头不长草,石头压瓦吹不跑
“石头城”是外地人给平潭县城起的别称,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在一个海岛上,限于“光长石头不长草”、多风少树的海岛环境,而岛上花岗岩资源又特别丰富,平潭人就地取材,建起了密密麻麻的石头房、石围墙、石头路、石头井、石猪圈……为了防止台风将房瓦吹跑,他们还将屋顶的每一片瓦都用石头压住,真是靠山吃山,靠着石头用石头。摄影/王文同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居高临下安全第一
明代,广东省的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之间,有一块“四不管”之地,这里土匪猖獗、台风频发、洪涝严重,当地民众被迫修建碉楼以求自保。后来,这里设县取名开平,开平碉楼也由此得名。在匪风炽盛的日子里,开平的父老乡亲和华侨纷纷集资,在村中兴建起了这些中西合璧的碉楼。其高楼、厚墙、铁栅、角堡等建筑特征,则都是出于安全考虑:楼高,便于居高临下地防御;墙厚,不怕匪盗凿墙或火攻;窗小,并且都有铁栅和窗扇,让敌人难以射击:楼上四角建角堡(俗称“燕子窝”),角堡内设射击孔,可以居高临下地还击进村之敌……看来要想在匪患里生存,没有点准备还是不行的。摄影/陈碧信
丹巴民居与堡寨,每层功用各不同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有一些与古代碉堡相互依存的民居。它们交融穿插,构成一处处“寨子”,寨子的选址既要顾及防洪避灾,还要互相呼应,做到易守难攻,所以多建在视野开阔、向阳避风的山坡上。摄影/周小林
而细看其内部建构,每一层都有自己的功用:底层圈养牲畜,二层为客堂、厨房和锅庄,三层为居室,顶层设经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屋顶,平时一家可以在上面活动,收获季节这里又是晒粮食的地方。摄影/周小林
而在室内,藏族居民连过道都不忘装扮上格桑花,在庸常的俗世里活得美丽、满足。摄影/王彤
院在地下七八米,冬暖夏凉有阳光
图为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的一户剪纸艺人家,人们聚在一起,交流剪纸心得。院子为何在地下?这就是黄土塬地区的一种特有民居——地坑院。它向下挖坑、横向挖洞,构成地下窑洞式住宅。真可谓就地取材、节约能源的典范。摄影/王立力
图为地坑院的入口,它斜插入地,人走着走着就走进了院中房间的后门洞里。摄影/王立力
也许有人以为地下房间昏暗逼仄,但你看此图中的两位老人,他们坐在房中舒适的土炕上,还可以就着明晃晃的日头剪纸呢。摄影/王立力
藤骨泥墙冲不倒,茅草屋顶料好找
高大的热带树木,遮蔽着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洪水村的金字型茅草屋,因为植被丰富,黎族民居都以藤条搭房骨架,泥糊墙,茅草和树枝做顶。摄影/宋国强
图为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的船型屋,也属于黎族民居。远看小屋低矮,其实它们的层高有将近3米,金字型屋顶的两端用藤条搭成不封闭的网,便于空气对流,屋里非常凉爽。由于地处海南中部的山区,受台风影响不大,所以茅草屋最大的敌人不是台风,而是蛀虫。不过因为生火烧柴的烟可以驱虫,一般每两年修补一下,茅屋可以居住10年甚至更久。摄影/宋国强
图中的年轻母亲是2009年嫁到村里的汉族人,以前从来没有住过茅草屋的她对记者说,在这里住了大半年,感觉很开心,很习惯。摄影/宋国强

俯瞰中国乡村,你会发现居住建筑丰富多彩,犹如一幅色彩绚丽的画卷:既有整齐严谨的北京四合院,又有黄土塬上的地坑窑洞院。有江南秀丽的小桥流水人家,还有高大独特的各样土楼、围龙屋,以及凌空出挑的贵州吊脚楼、西双版纳的热带竹楼……这些灵活多变、个性鲜明、别具一格的住宅形式,共同演绎了中国传统民居这篇大文章。人们难免要问:为什么中国的民居有这么多形式呢?

它们的差异,大致是由自然环境、文化环境、技术条件 ,以及居民的经济、社会情况、民族的历史传统差异来决定。

责任编辑 / 张婷  图片编辑 / 何亮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