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指的故事
标签: 文化符号

戒指意味着新婚俗
图中这枚戒指是上世纪30年代的一枚银质镶宝石戒指。那个时候,已有不少中国新娘放弃红衣红盖头的老式婚礼,代之以西式的白色婚妙,而婚礼上的一项重要程序就是,戴上结婚戒指。
图中这枚戒指是上世纪30年代的一枚银质镶宝石戒指。那个时候,已有不少中国新娘放弃红衣红盖头的老式婚礼,代之以西式的白色婚妙,而婚礼上的一项重要程序就是,戴上结婚戒指。
百合花芯里的玉指环
唐代传奇小说集《集异记》中有个故事,说山东兖州有一位书生来到泰山东南的徂徕山,住在山上的光化寺,本有心向佛,可偏偏在寺中遇到一位美丽的白衣少女,不由心动。少女对他似也有意,二人两情相悦,欢愉良久。分手时,书生赠给少女一枚白玉指环作为信物。少女离去时,依依不舍的书生登高目送,却发现少女走出寺门后就倏然不见了。书生心生疑惑,急忙寻至少女消失之处,只见地上长着一株开得极茂盛的百合花。他将百合花的花瓣层层剥开,愕然发现自己送出的那枚白玉指环竟藏在花芯里。书生顿悟自己凡心未了,与佛无缘,于是收拾了行李,踽踽下山而去。故事中这枚含在美丽的百合花芯中的指环,代表的是人们心中的男女恋情,是佛教所称的“凡心”。
指环即我们今天说的戒指,在我国古代还称作代指、手记等,其中指环是流传最久的称呼。环有循环往复、永无终极之意,这里头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蕴。宋代《太平御览》援引《后魏书》中的一则故事说:北魏皇族元树在梁地流亡时与少女玉儿相爱,复归北方前,玉儿送他一枚金指环。后来元树又把这枚金指环寄还给玉儿,取意指环的“环”与“还”谐音:“寄以还梁,表必还之意。”有了指环,还意味着不论走多远都会还于爱人的身边。看来,指环这个古老称呼比戒指更富情意。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